备考资料
当前位置:

常识积累——中国古代五谷区分

2025-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第一需求和物质基础,中国古代重点粮食应为我们通俗所称的“五谷”,“五谷”是指五种谷物,古代的说法有多种不同,其中比较出名的是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是在黄河流域,而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长江流域,北方种稻受限,故五谷中的一种说法无稻。

稻-草本类稻属植物粳、糯等谷物的统称。一般所说的稻是指需要在水田种植的庄稼的总称,而本草上的稻专指糯米。水稻产量高,加之南方气候水土可多熟种植,可以供养的人口就多得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年兵灾,大量北人南迁,尤其是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自此,稻米成为南方主食。

麦-小麦属于禾本科的小麦属,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总产最高、贸易额最多、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麦子粒主要用于制面粉,皮可作饲料,麦秆可用于编织等。中唐以后,粟麦轮作推广,小麦逐渐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

黍-黍去壳,通俗来说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

稷-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中国现存最早农书《齐民要术》所记粟的品种多达86个,居于麦、稻之前,为当时第一大作物。粟在中国北方粮食作物中的主导地位一直维持到了唐代。

菽-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麻-麻主要是用来农作生产的,它的茎皮,经沤制可以做绳子(麻绳),麻衣,麻纸等,很耐用。去皮后的茎,可以当柴烧,可以盖房子,有点木质的感觉,目前皮与杆经提炼纤维,可以做宣纸等各种高档纸。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