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鸿观点
当前位置:

有习大大的话,还怕上不了岸?

2018-11-0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坚持积累

1.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 典论出处

桓公与管夷吾连语三昼三夜,字字投机,全不知倦。桓公大悦。乃复斋戒三臼,告十太庙,欲拜管夷吾为相。夷吾辞而不受。桓公曰:“吾纳子之伯策。欲成吾志,故拜子为相。何为不受?”对曰:“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君必欲成其大志,则用五杰。”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 金典解读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宏伟的楼宇,也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再广阔的海洋,也是涓流不息汇成的。放眼今日之中国,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改善社会民生,抑或是建设法治国家,都有一个遵循规律、循序渐进的过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耐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爬坡迈坎、攻坚克难,最是考验决心与耐性。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前进,防止毕其功于一役的浮躁、只求短平快的功利、大干快上的盲目,下一番苦功真功才会有新突破。积跬步至千里,积小胜为大胜,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则大事可为、大业可成。

 

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典论出处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

■ 金典解读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即享有光华璀璨的物产与人力资源,地广物博、英才辈出,在任何时代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天然依托。然而原始的物质财富积累与真正能够振兴国运的“能量”之间,尚隔着历史的重重考验。我们虽有汉唐风流、宋明文教的薪火相传,却也无法忘却焚书坑儒、文狱频兴的艰难时刻。时至近代,更是外敌频入,使我山河分裂、万民失所。数千年深厚积淀而成的文明,竟在内忧外患的惨烈撕扯中,淡化为积弱国运之下纤薄虚无的背景。而后历经近百年充满坎坷与艰辛的摸索,中国才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拥有如此曲折历程,并身处高度全球化而又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中国绝不可能仅仅仰仗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就高枕无忧,更不可能凭借国土广袤就封闭在一己空间内自说自话。得天独厚的地理风貌与历史人文,只能算作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积厚”,中华民族唯有切身正视百年以来从屈辱压抑至自立强大、从迷茫失措至坚定目标的奋斗史,才能将简单承袭式的“积厚”,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爆发出新能量。

 

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 典论出处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诚廉》

■ 金典解读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台,起于累土”。坚持理想,坚持信念,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付出自己的艰苦努力,要把个人理想融进党的最高理想和全人民的理想之中。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贡献力量。

■ 其他典句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③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④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 1
  •  
  • 2
  •  
  • 3
  •  
  • 4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