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聚焦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围绕深化改革、粮食安全、民生保障等核心议题,提出六大重点任务。以下是核心要点整理:
一、粮食安全保障与农业现代化
1.单产提升与耕地保护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总产稳定。
严格耕地总量管控,整治“非粮化”问题,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
2.农业科技创新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生物育种、智能农机、数字技术应用,支持智慧农业场景落地。
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强化种业核心技术攻关。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防返贫机制
守牢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帮扶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
推进脱贫地区产业提质增效,健全资产长效管理机制。
三、壮大县域经济与乡村产业
1.特色产业与融合升级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农村电商和冷链物流延伸。
支持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等新型经营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庭院经济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家庭院落及其周围空间进行小规模生产的经济模式。它主要服务于农户自身及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及相关服务。
庭院经济的成功案例包括:
四川郫都区的“花样庭院”:农户将自家庭院改造成以花卉种植为主题的小型园艺基地,提供“采摘+体验”模式,增加农户收入,年收入普遍增加2万元,部分甚至达到3万元以上。
深圳的桔塘小院:原本荒废的农村院落经过精心改造,成为集溯溪体验、摄影服务、精致露营于一体的网红小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和丰富的活动,成为城市游客的休闲选择。
浙江余杭区的“民宿+手工艺”模式:村庄通过将小院改造成既能提供住宿又能体验传统技艺的空间,如手工竹编课程,不仅让游客学习知识,还为农户增加了可观收入,单个小院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宜州区的凤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自家院落生产花生糖、玉米糖和烧烤酱,不仅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收益,还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怀远镇谭村村坪村屯的吴忠杰:将楼顶变为养蜂场,成功酿造了自己的“甜蜜事业”,每年每箱能产30斤蜜,每斤卖100到150块钱,一年下来收入不错。
林下经济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主要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开展复合经营。
林下经济的典型案例:
杭州市以淳安县为试点,探索建立购销稳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共富联结机制,引导本地龙头企业与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中药材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定价定向收购前胡、黄精、重楼、栀子等药材300余吨,收购资金近900万元。促成盒马生鲜、明康汇等生鲜农产品销售企业建立林下食用菌定期定量供销合作,打开了林下食用菌销售新渠道。
2.农业绿色转型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标准。
四、深化农村改革与要素保障
1.土地制度改革
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规范土地流转。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