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热点事件】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央视录制节目时,主持人发现她穿的鞋子因鞋底老化,掉落了不少黑渣。当这个细节被提及时,王院士笑着自嘲“出了洋相”,这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网友,让人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纯粹质朴的作风操守、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以及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
【科学家精神】
在公众看来,科学家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群体。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上前台展现风采,我们看到了更加鲜活、更加多元立体的科学家形象。有的科学家是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出圈,如“布衣院士”卢永根、“布鞋院士”李小文,满足了人们对于“扫地僧”式“大佬”的想象;有的科学家致力于网络科普,迅速“火出圈”,如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在B站更新了100多条火山相关的视频,网友在弹幕区里叫他“火山爷爷”;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风趣幽默地讲解海洋科学知识,“情深似海,海有多深?”“深海压强那么大,为什么没有把深海生物压扁?”这位87岁的老院士也有另一个身份“百大UP主”,在B站有近172万粉丝。汪品先院士表示,科学走红是好的,“我不愿意去走红地毯,但是我愿意做科普”。
这些老科学家,数十年来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有的迈入耄耋之年,仍在积极利用新的平台来进行科普工作,用新的技术去传播知识。科学家从来就不是一种被固化的形象,虽然他们攻坚克难的领域在普通人眼中是“庙堂之高”,但他们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并不是“江湖之远”。科学家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喜好、朋友圈、生活圈,他们是生动鲜明的个体,或能言善辩,或幽默风趣,或有些许“另类”,透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科学家,他们成为真实的、“接地气”的存在,让公众更全面、更深入地走近科学,了解科学。
【习言寄语】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弘扬 传承】
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爱国、创新
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信念在攻坚克难中铸就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之魂,也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拥有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生活。但他清楚地知道,美国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祖国才是他的家园。为让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1955年9月,钱学森突破重重困难,登上了归国的航船。“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他一生践行的信念。
一片丹心为报国。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号召,像钱学森、王希季一样,许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爱国是最高的道德,报国是最大的成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生动展示了我国科学家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他们的一生追求与祖国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事业,因自觉与国家需要和民族命运相结合而倍显光辉。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创新就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
在一间仅有6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让人类距离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世界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称赞道:“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行走。”
时光跨越几十载,爱国、创新的精神代代相传。古基因组学是个新学科,为了紧跟国际前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直面挑战,组建起一支国际化团队。
她带领团队主导的研究,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缺环,成为古DNA学科不可忽视的力量。
创新既是科研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到量子计算机,从汉字激光照排到载人航天,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上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无不说明我国具有强大的创新底蕴和实力。
创新意味着攻坚克难。过去,敢为天下先、勇闯“无人区”的实践,让我们收获了创新的自信和勇气,铸就了勇攀高峰的信念。如今,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是科技工作者实干报国、奋斗圆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家国情怀与科技强国实践相融合,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创新争先,科技工作者一定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在创新中建功立业,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求实、奉献
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品质在潜心研究中升华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唯实唯真是立足之本。
钱三强做出原子三分裂的实验报告前,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1946年11月18日,钱三强领导研究小组提出原子核裂变可能一分为三。这一观点很快引起国际关注。紧接着,钱三强夫妇提出原子存在四分裂的可能性。
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的老师、瑞典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曾断言:“总鳍鱼类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祖先。”这个结论一度被写进教科书。然而,张弥曼在还原“杨氏鱼”后发现:老师错了。她的较真,推动了人类对生物进化史的认知。这段“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科学史话,擦亮了“求实”这一科学家应有的精神底色。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意味着坚持解放思想,不迷信学术权威。这既是科研的态度,也是潜心研究的高尚品格。屠呦呦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无数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不断筛选、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发现青蒿素。正是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追求,立德为先、诚信为本的底色,老一辈科学家脚踏实地,做出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卓越的品格随之升华。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科学是持之以恒的事业,只有静心笃志,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甘于奉献,才能创造出一流科研成果。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