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鸿观点
当前位置:

展鸿观点|古诗词里的科学

2023-04-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

【诗词中的科学】“五月人倍忙”,小麦成熟,可以判断该地粮食作物为冬小麦。冬小麦主要在华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小麦成熟的五月应该在芒种到夏至之间,属于夏季。

 

2.“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有如肤受谮,久则疮痏成。”——唐·白居易《蚊蟆》

【诗词中的科学】诗人在诗中描写了被蚊子叮咬的后果:当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包,并感觉到痒,蚊子用口器戳破人的血管壁吸血时,为防止人体启动凝血机制,修补血管壁的缺口,蚊子会将抗凝血的物质注入血管组织中。这种抗凝血的物质对人体来说是异物,会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会释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物质,用以对抗外来异物。而组织胺会让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肿包,引发瘙痒。

 

3.“奴马满宅舍,金银盈帑屋。”银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在古代除了做为货币首饰外,还有很多应用。宋朝医书中明确记载了通过银针遇砒霜是否变黑来判断食物是否有毒的案例。

【诗词中的科学】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含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诗词中的科学】诗句中的“东风”指春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东南季风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及其西北边缘。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诗词中的科学】萤光不含红外线和紫外线,温度在0.001℃以下,所以称之为“冷光”。

 

6.“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宋·苏辙《和子瞻雪浪斋》

【诗词中的科学】由于各层海水作相对运动时会发生粘滞力以及海水与陆地和海床的摩擦作用,潮汐对地球自转有一种制动作用,使地球自转逐渐变慢。平均每一个世纪,地球自转一圈时间增加约0.0018秒。粗略计算,4亿年前,地球自转一周只要22小时。

 

7.“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唐·李白《长门怨二首》

【诗词中的科学】北斗七星高挂在西楼,寂寞的金屋只有萤火流动。北斗七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几乎接近一等星。

 

8.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宋·杨万里《山村二首》

【诗词中的科学】大豆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大豆的营养物质就主要储存在子叶中,豆腐主要是由大豆的子叶部分加工而来的。

 

9.“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风·七月》

【诗词中的科学】诗中的“火”说的是夏天南方晚空中,一颗明亮的红色星星,中国古代叫做“大火”。“大火”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正式的名字叫做心宿二,西方天文学家称之为天蝎座α星。狮子座α星在中国古代叫做轩辕十四,金牛座α星在中国古代叫做毕宿五。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