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鸿观点
当前位置:

​北大博导学历遭学生嫌弃的背后

2021-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位自称取得保研资格的985本科生在网上发帖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本科“还是XX学院没写上去”。短短的一段网络帖子,充斥着对北大博导“第一学历”的“嫌弃”。

微信图片_20211026085918.jpg

就如耐克限量款球鞋、爱马仕原版定制等品牌给人们意识形态上带来的冲击效应一样,学历品牌:学历标签也存在。将学历指标化、显性化成为了学历歧视偏见的源泉,为歧视行为提供了原始动力。

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好的工作往往出现供过于求,且公司需要的是“高性价比的结果”,而在保证适当的成本,却可以实现更好的价值的目标上,选用高学历可以更大概率地实现这一目标,可谓是最高性价比的选择。

不少双非本科生,好不容易通过考研挤进985,可就算挤进去,也无法摆脱双非的烙印,等待他们的是被卡在第一学历。

近年来,在国家倡导就业公平,反对用人学历歧视的整体背景下,很多用人单位已经改变了以前在招聘广告、活动中明确提出毕业学校、学历要求的做法,可是,在具体招聘过程中,还是执行用学历来评价、选拔人才这一套,包括查应聘者的“第一学历”。

有的用人单位采取的录用标准就是,先看最高学历,再看前一学历,再追查“第一学历”,基本操作是:所有应聘者,如果都有博士学位,那先选出985院校毕业博士;再看985院校博士的硕士学历,从中选择985院校毕业硕士;再从这些硕士中,选择985院校本科毕业生。这就是“三个985”、“学历查三代”。

要想有效避免消除学历歧视,或许还需两手抓:一方面,要着力祛除各种想当然的误会和偏见,向整个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大力宣传普及能力为先的理念,学历只能代表部分学习能力,并不能全面代表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与技能;也应当提倡用“德能勤绩”替代“学历和出身”的意识形态,以客观地、发展的、尤其是动态的眼光评价与考核。

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求职者自身要做到不卑不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不要因为当下的收入低就心浮气躁;同时努力积累实习经验,让领导能够看见自身的闪光点,学历歧视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