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鸿观点
当前位置:

展鸿观点|中国传统节日里的诗词

2023-0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端午节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别称:端阳节、龙节、正阳节、龙舟节、天中节

传统习俗: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

诗词:

①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②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

③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苏轼《南歌子·游赏》

④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史浩《花心动》

七夕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别称:七姐节、七巧节、七姐诞、乞巧节、双七

传统习俗:拜七姐、储七夕水、吃巧果、乞求巧艺与姻缘

诗词:

①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李商隐《七夕》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③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别称:七月半、吉祥月、盂兰盆节、施孤、斋孤

传统习俗: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

诗词:

①捣衣惊此月,乡梦起秋砧。况值盂兰节,谁无寸草心。——李之世《中元节过长寿庵感怀》

②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中秋节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别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

传统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

诗词:

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②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③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 1
  •  
  • 2
  •  
  • 3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