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1)胫骨前肌:起自胫骨体和小腿骨间膜,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作用:使足内翻,足背屈。
(2)拇长伸肌: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
作用:伸拇趾,足背屈。
(3)趾长伸肌:位于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之间。
作用:伸2~5趾,足背屈。
(4)第三腓骨肌:肌腹常和趾长伸肌融合,其腱到足背外侧,止于第5跖骨底。
作用:足外翻,足背屈。
2.外侧群
(1)腓骨长肌:起于腓骨外侧面,其腱经外踝后方,斜向前内越过足底,止于第1跖骨底。
(2)腓骨短肌:起于腓骨外侧面,位于腓骨长肌深面,其腱经外踝后方,止于第5跖骨底。
上述两肌作用:足外翻、足跖屈。
3.后群
(1)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位于小腿后面。
起点:腓肠肌的外侧头、内侧头分别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
止点:以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屈距小腿关节(足跖屈)和屈膝关节,维持人体直立。
(2)深层:上方为腘肌,下方从胫侧到腓侧依次为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