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和近些年的《最美中国戏》《典籍里的中国》《闪耀吧!中华文明》等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一样,《万卷风雅集》开播就让人眼前一亮,利用经典作品作为媒介连接古今文化,让二者相互交融,用现代思维来感受古代意境,用古代底蕴来滋养现代精神,将经典引入千家万户,使文化遗产逐渐“活”起来,再次迸发生机。
不同的是,《万卷风雅集》把节目的切入角度再次缩小,浓缩到一幅字、一张画、一首诗、一阙词,由此来引出一种情感或者情愫,达到深层次的意境。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通过一件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事物建立撬动现代观众感受古人情感的支点,便可借机创造“共情”。这份“共情”引领观众不自觉地走进节目的内容之中,去了解更多的故事。再加上节目设置了诸多如捉曼倩令、飞花令等轻松的互动游戏,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人生活,进而更好地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传世名作名场面”的融创秀,更像是水到渠成的“研学成绩单”。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万卷风雅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古话。节目通过“游学”的形式向观众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节目嘉宾们“打卡”魏晋生活雅事,穿搭魏晋服饰,品尝裹鮓、牛心炙、胡饼等各种古时流行的美食,还在蕺山书院学习对仗等吟诗技巧,体验古时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传统习俗。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同样也是一种情绪的营造,让嘉宾和观众体验感受古代文人的苦与乐,喜和悲。
节目前往绍兴、苏州、承德、西安和青州5地开展“游学”活动。随着节目的深入,所游之处逐渐增多,这份“情”汇聚在一起便会发展成一种“愿”,一种去深挖文化内涵的意愿,以此对应“万卷书”“万里路”的关系,以期表达对“华夏古风”更好的传承。
“共情”是文化类综艺节目出圈的试金石,需要可传播、能感受、易听懂,从而触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万卷风雅集》从青年和现代的角度切入,没有单一解读传统文化,而是融入现代化手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建立跨时空的情感联系,营造一个古今融合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的古今碰撞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对话,可以激发出众多的想法、情感、对话。
《万卷风雅集》古为今用的趣味化道路、寓教于乐的节目风格,多元化的内容设置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正因如此才能绵延至今,从未断绝,这份包容性孕育出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给予文化类节目大量可开发的财富。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优秀文化类节目出现,带着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转自网络,侵权删)
来源:人民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