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专业代骂,骂不赢不要钱”“强势跟帖,刷屏骂人”……近日,湖南长沙雨花区警方依法处理了一名为他人提供“代骂”服务、网暴他人的违法人员。当事人李某东通过在网络平台发布“代骂”广告,以100元一天的价格帮助客户在指定社交平台上对不特定人进行网络言语辱骂,非法获利近1万元,目前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其实,这般脑洞大开的“服务”,本质就是网络暴力,不仅构成民事上的侵权行为,加剧了网络戾气,更伤害了人际关系,污染了社会风气。因此,被长沙雨花区警方处理的李某东,可谓罪有应得,同时也给提供此类“服务”的人敲响了警钟。
明枪易躲,“按键”难防,网络“代骂”危害多。往轻里讲,“代骂”服务是“替人出气”,往重里看,实则是隐匿于键盘后的“蓄意谋杀”。倘若真的产生纠纷乃至酿出悲剧,不论是“代骂”服务提供者,还是幕后“操纵者”,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所谓的“花钱买服务”,最终只能是“害人又害己”,注定得不偿失。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代骂”不是服务,而是违法买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可见,任何人一旦触碰法律底线,破坏社会文明和谐,必将会碰得头破血流。
法治时代不容“嘴强王者”。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代骂等行为依法进行清理与处罚。平台要履行好监督管理责任,让这些违法违规“服务”早日下架,铲除“代骂”服务的违法土壤。广大网民也要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不要选择涉嫌违法的“代骂”服务,才能让这些恶趣味无所遁形。(转自网络,侵权删)
来源:大江时评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