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事件背景】
作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快消品之一,新式茶饮(奶茶)频频成为网络热梗。随着奶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概念也在不断增强。最新消息称,至少有6家中国奶茶连锁店考虑海外IPO。与此同时,奶茶的负面信息也始终伴随着这一行业的发展过程,诸如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成为舆情热点。
【存在问题】
1.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奶茶制作环境不卫生。2022年6月浙江杭州开展的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中,就发现“一点点”奶茶店不少奶茶的开封时间、报废时间不齐全。在霸王茶姬奶茶店,发现店内的水池和储存冰块的箱子距离很近,清洗的脏水直接溅到冰块上。
2.管理安全问题也是引发奶茶舆情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制作流程不规范、擅自更改保质期等。
3.奶茶服务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员工服务态度差、售后处理困难、订单制作错误及价格不合理等。宣传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虚假宣传等。
【原因分析】
1.相关监管不够,奶茶行业规模较大,品牌众多,监管力度相对薄弱。一些奶茶门店和从业人员利用监管缺失而放松要求,导致奶茶制作等问题的不断出现。
2.行业标准不统一,奶茶行业缺乏标准化的服务管理体系和规范化操作流程,导致从业人员标准不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市场需求过高,奶茶行业不断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提升、消费观念变化,市场需求也随之上升。但是一些品牌和门店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消费者的安全和体验。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规范培训,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偷懒等情况,对奶茶的制作及门店卫生清理不到位。
5.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信息,由于奶茶品牌众多、奶茶品类多样,消费者难以判断每个奶茶品牌或者门店的制作流程是否规范。
【教训总结】
对政府部门而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补充,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奶茶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标准。这些法规可以涉及原材料选择、加工流程、标签标识、卫生要求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奶茶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奶茶店的检查和抽检,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和店铺进行处罚和整顿。加大宣传教育。一方面是加大针对奶茶品牌机构的宣传教育,提升奶茶门店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对奶茶品牌和门店而言,一方面要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注重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确保使用新鲜、安全、高质量的原料制作奶茶产品。店家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规定,保证店内的卫生环境和操作规范。另一方面,奶茶品牌和门店要注重员工培训,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操作规范等方面,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也可以设计更规范的奖惩制度提升员工工作认真度,培养员工责任心。
对消费者而言,要增强维权意识。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和门店工作人员反映,若得不到解决还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以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转自网络,侵权删)
来源:中国法治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