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教师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教师考试网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A.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B.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互相结合,相互促进
C.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D.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9.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写字数量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学会汉语拼音,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B.第二学段学生应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16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C.第三学段识字、写字不再是教学重点,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汉字,数量均少于前两个学段
D.小学三个学段对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逐步提高,识字、写字的数量也逐步发生变化
【语文知识专项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A项,“怡悦”的“怡”读音为“yí”,“怠工”的“怠”读音为“dài”,“贻笑大方”的“贻”读音为“yí”,“百战不殆”的“殆”读音为“dài”;B项,“揣度”的“揣”读音为“chuăi”,“湍急”的“湍”读音为“tuān”,“惴惴不安”的“惴”读音为“zhuì”,“气喘吁吁”的“喘”读音为“chuǎn”;C项,读音均为“dĭ”;D项,“奴婢”的“婢”读音为“bì”,“裨益”的“裨”读音为“bì”,“稗官野史”的“稗”读音为“bài”,“髀肉复生”的“髀”读音为“bì”。故本题选C。
2.【答案】A。解析:A项,无错别字;B项,“愁怅”的“愁”应为“惆”;C项,“题纲”的“题”应为“提”;D项,“委屈求全”的“屈”应为“曲”。故本题选A。
3.【答案】D。解析:“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当务之急”形容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结合语境,第一空应填“当务之急”;“挖掘”比喻把蕴藏着的力量或积极性等发挥出来,“开掘”指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结合语境,第二空应填“挖掘”;“乃至”表示事情所达到的范围,相当于“甚至”,“以至”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结合语境,第三空应填“乃至”。故本题选D。
4.【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安排”不能和“问题”搭配;B项,无语病;C项,成分残缺,应在“解决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后面加“的问题”;D项,表意不明,“3月31日前去”有歧义。故本题选B。
5.【答案】A。解析:A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两句运用了对偶、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故本题选A。
6.【答案】D。解析:D项,《复活》的作者为列夫·托尔斯泰。故本题选D。
7.【答案】A。解析:男子在二十岁时要行成人加冠礼,“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故本题选A。
8.【答案】B。解析: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故B项的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9.【答案】C。解析: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要学会汉语拼音,学习独立识字。第二学段的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第三学段的学生应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由此可知,三个学段对学生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以及要求难度是逐步提高的。C项,“第三学段识字、写字不再是教学重点”说法错误,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认与会写的汉字的数量均高于小学其他两个学段。故本题选C。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