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当前位置:

申论阅读: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0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脱贫攻坚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了乡村治理的成功方式和有效途径,包括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级书记一起抓,建档立卡、精准施策,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强化实绩考核制度等,为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脱贫攻坚以来,全国贫困地区共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100多个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农村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全部通动力电,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为做好“三农”工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贡献了全球减贫脱贫的中国智慧。在全球仍有7亿左右极端贫困人口、许多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道,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从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构建大扶贫格局到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近1亿人脱贫的生动故事,吸引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目光,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弥足珍贵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来路,何其艰辛又何其壮观!在百年奋斗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出摆脱贫困的人间奇迹。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以其无可辩驳的伟力证明,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坚定执着,才能持之以恒地推进中华大地的减贫事业;只有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挥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让千百年的梦想、亿万人的奋斗,汇聚成中国人民摆脱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洪流。

  关键靠党、靠支部

  阜平人民“对党的感情特别深”,“乡亲们心里只念着党和政府好”。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心情是沉重的”,“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如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举措,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充分发挥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名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打响并打赢了一场惠及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战。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好扶贫脱贫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原原本本把政策落实好”。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总书记强调,要把党中央的政策“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地落实到基层”,把政策的好处“全部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个农民”。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把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原原本本传递给乡亲们,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一起来落实好政策”。他用朴实的话语鼓励大家:“你们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在中央的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我们也就放心了。”殷殷嘱托,饱含着总书记对广大基层干部深切的期望。

  ——“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总书记强调,“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总书记要求,“大家心里要有一本账,要做明白人”。他还详细地点明要摸清楚的具体情况,比如“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强调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工作,“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重要论述,体现的就是精准施策这个要义。

  ——“扎扎实实把支部建设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总书记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总书记对基层党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提出明确要求:“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8年多来的脱贫攻坚实践,深刻印证了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抓好党建促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切切实实把团结搞扎实”。团结就是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总书记强调,要搞好“四个团结”:“搞好支部一班人的团结,搞好村委会一班人的团结,搞好全村乡亲的团结,特别要搞好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团结”。总书记要求,“要以党支部为核心,搞好各种基层组织建设,把它们组织好,形成整体合力”。他用朴实的话语道出深刻的道理:“不团结,一个人本事再大,也办不成任何事情”,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正是因为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我们才创造了今天这样史无前例的减贫奇迹。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鲜明指出当时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有共性的突出问题,比如“对比较典型的贫困地区,怎样给予更加倾斜的政策,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农村危房改造,是不是就是刷刷粉、吊吊顶?”等等,并指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对河北省干部下基层蹲点与扶贫脱困工作结合等好做法,总书记也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勉强搞一些东西,一定从实际出发,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总书记对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贯重视,不仅是抓好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遵循,对做好今天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人民服务的新起点

  2021年春节将至,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苗族村民家里,一片暖意融融。习近平总书记同一家人围坐客厅,边聊天边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看到乡亲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总书记十分高兴。他勉励当地干部群众:“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直指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本源,“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党中央的各方面考虑,初衷都是要为人民服务。“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总书记这些触及灵魂的提问,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深刻教育和深切期望。总书记强调,“现在就是要服务人民”,“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

  正因为“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党对扶贫减贫事业不只有豪言壮语,不是搞“运动式的东西”,而是“锲而不舍干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领导同志的工作要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各级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对基层扶贫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群众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总书记都有深入了解和思考。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对一度存在的争戴贫困县帽子、截留移用扶贫款项、骗取扶贫款等问题,总书记十分愤怒,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坚决反对、坚决杜绝。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把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培养选拔任用干部,要注重从基层选拔、从艰苦地区选拔、从经受过重大考验的干部中选拔……8年多来,广大党员干部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尽责,832个贫困县党政正职坚守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累计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倾力开展帮扶,“宁肯自己多受累,也要让群众快脱贫,宁肯自己掉上几斤肉,也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许多多扶贫干部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诠释了党的初心,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已如期完成,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一部分作出重要部署。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重要论断: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一张更全面更美好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

  “让革命前辈含笑九泉,让他们的革命理想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老区阜平的深情话语言犹在耳。8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排除万难、战胜贫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全面实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脚下,踏平坎坷成大道。望前方,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来源:求是

更多公务员备考资料欢迎加群获取QQ:853882180 微信:zhanhongjh123展鸿公考百事通 陈老师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