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易混淆的经济学名词。
一、需求与需求量
需求:指在某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通常用需求曲线表示。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价格下,人们想买多少东西。比如,李子价格低时,大家可能都想多买;价格高了,买的人就少了。
需求量:是在某个价格时,人们具体买了多少。比如,李子5元一个时,小黄买了5个。
二、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指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商家在不同价格下,愿意卖多少东西。价格高时,商家愿意多卖一些;价格低时,可能就不愿意卖了。
供给量:是在某个价格时,商家具体卖了多少。比如,李子7元一个时,果农小黄卖了100个。
三、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多生产一个产品要多花多少钱。比如,做第一盘提拉米苏成本是10元,做第二个要再加8元,那第二盘提拉米苏的边际成本就是8元。
平均成本:是生产所有产品的总花费,平摊到每个产品上的钱。比如,做了两盘提拉米苏,总成本是18元,那平均成本就是9元一个。
四、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为了做一件事而放弃的另一件事的好处。比如,你晚上可以选择看电影或去健身,选了看电影,那健身的好处就是看电影的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已经花掉且不能回收的钱或付出。比如,买了张电影票但电影不好看,票钱就是沉没成本,不应影响你决定是否中途离场。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