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护理必考知识点:热疗法的作用、禁忌症及方法

2018-06-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作用

1)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2)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与肿胀;

3)缓解疼痛;

4)促进伤口愈合;

5)提升体温与保暖;

6)增进舒适。

(二)禁忌症

1)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前,易掩盖病情;

2)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易造成颅内感染引起败血症);

3)各种脏器的内出血时,会增加脏器的血流量和通透性而加重出血;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48小时内),加重皮下淤血、肿胀和疼痛;

5)细菌性结膜炎,利于细菌生长和分泌物增多加重眼病;

6)金属移植物部位,用热容易造成烫伤。

(三)热疗的方法

1.干热法

1)热水袋:水温应在60~70℃,对婴幼儿、老年人、麻醉未清醒、末梢循环不良和昏迷病人水温应在50℃以内。对意识不清、感觉迟钝的患者使用热水袋时应再包一块大毛巾或放于两层毯之间,并定时检查用热部位皮肤情况,以防烫伤。

2)红外线灯:常用于消炎、解痉、镇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和肉芽组织生长。灯距一般为30~50cm,时间为20~30min。皮肤出现桃红色均匀红斑为合适剂量。过热、心慌、头晕感觉应调整灯距或停止治疗,如出现紫红色则立即停止照射,涂上凡士林保护皮肤。

2.热湿敷法

1)湿热敷:热敷时局部及周边涂凡士林并盖上单层纱布,水温应为50~60℃,3~5min更换敷料,时间为15~20min。如做面部热敷后,嘱患者30分钟再外出,避免受凉感冒。

2)温水浸泡:常用于消炎、镇痛、清洁和消毒伤口等。水温43~46℃,浸泡时间为30min。

3)热水坐浴:减轻或消除盆腔、直肠器官淤血、炎症、水肿和疼痛,清洁局部。水温应为40~45℃,时间为15~20min。女病人月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内、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时不宜坐浴。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