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护理学常考点-缺铁性贫血

2023-07-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一、定义

缺铁性贫血是指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病因

1.铁摄入量不足: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2.铁吸收不良:主要与胃肠功能紊乱或某些药物作用,导致胃酸缺乏或胃肠黏膜吸收功能障碍而影响铁的吸收有关。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贫血共有的表现: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头晕、头痛、心悸、气促、耳鸣等。

2.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①组织缺铁表现:舌炎、嘴角炎、反甲、缺铁性吞咽困难。②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儿童较为明显,如过度兴奋、易激惹、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发育迟缓、体力下降等。③异食癖。

四、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关键)、补铁治疗(口服和注射,首选口服)。

五、补充铁剂护理

1.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①在两餐之前服用;

②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促进铁吸收;

③牛奶、茶、蛋类、抗酸药物等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食物同服;

④用吸管或服药后漱口,以防牙齿被染黑;

⑤口服铁剂可致胃肠道反应,宜从小剂量开始;

⑥药物应妥善存放,以免误服过量中毒;

⑦注射铁剂:肌内注射应采用深部注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吸收。

2.疗效判断:网织红细胞1周左右开始上升(能最早反映铁剂治疗效果),10天左右渐达高峰;2周左右血红蛋白开始升高,月1~2个月恢复至正常。为进一步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