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10个高频考点

2023-0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1.骨折愈合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折后2~3天,血肿开始由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继而发生纤维化。

(3)骨性骨痂的形成:纤维性骨痂分化出骨母细胞,并形成类骨组织,以后出现钙化,形成编织骨。

(4)骨痂改建或再塑: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以及骨母细胞的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2.血栓形成: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成分相互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3.血栓类型

(1)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见于血栓的头部,以及心瓣膜血栓。

(2)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纤维素网络大量红细胞,见于血栓的尾部。

(3)混合性血栓:由血小板小梁、纤维素和纤维素网罗的大量红细胞,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4)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DIC。

4.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

5.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6.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碎片或节段。

7.栓塞的类型

(1)血栓栓塞:占所有栓塞的99%以上。

(2)脂肪栓塞: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

(3)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

(4)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一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2/10万),病死率大于80%。

8.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血栓形成是梗死最常见的原因。

9.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统一过程。

10.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