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系统
当前位置: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10个高频考点

2023-0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省医疗招考QQ群:371062928|医疗公众号:浙江卫生系统考试

浙江医疗招考公告网课班级面授班级学历提升资格证类培训


1.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体温正常的状态。

2.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安静时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3.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只有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有效;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便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4.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与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及肾血浆流量直接相关。

5.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6.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Na+、排出K+,具有保Na+排K+的作用。

7.如果骶髓初级排尿中枢受损、反射弧遭到破坏或尿道受阻时,可导致膀胱内尿液充盈过多而发生尿潴留。当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时,排尿将失去意识控制,出现尿失禁现象。

8.非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如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9.内脏痛有与皮肤痛相比较有下列特征:①缓慢、持续、定位不清楚和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②能使皮肤致痛的刺激(切割、烧灼等),作用于内脏一般不产生疼痛;而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作用于内脏,则能产生疼痛。

10.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