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当前位置:

常识积累——二十四节气中的物候现象

2025-08-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历法,是劳动人民的长期经验和智慧结晶。

其中,物候现象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例如开花、结果、落叶等植物物候现象,冬眠、交配、迁徙等动物物候现象,也包括结冰、消融等非生物反应。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惊蛰,表示大地一声春雷,昆虫等冬眠动物惊醒过来,代表春天来了。

清明,意味着天气开始回暖,植物与景色都清新明丽起来。

小满,其含义是植物开始茂盛,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标志着仲夏开始,夏熟农作物已经成熟,农民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和夏种。芒种的“芒”字,是指果实上的尖毛,此时麦类等有芒植物应该收获了。芒种的“种”字,是指谷类作物已到播种的时节。“芒”也可理解为通假字“忙”,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所以,芒种预示着农民将迎接一年中的忙碌时期。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