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当前位置:

常识积累——道家创始人老子

2025-08-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先秦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的阶段,故而有诸子百家,分别代表着不同阶层阶级的各个学术流派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这些派别的思想及代表人物是常识判断中的高频考点,可谓重中之重。今天带大家一览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及风采。

理论分享:

提到道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其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主张“道”为万物的本源,他的名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家都熟记于心,他认为应该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固而在治国理政上,老子更侧重提倡君主实施“无为而治”,并且反对战争追求和平俭朴进而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等句子很直观佐证了老子揭示并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治理法则。

此外,老子的思想观点还包括朴素辩证法,他认为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向对立面转化,这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不谋而合。老子的福祸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表明其对于福祸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观点,“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则阐述了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向相反的反向转化,这种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也在提醒着人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