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当前位置:

常识积累——劳动争议及其处理

2025-08-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劳动争议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个人或家庭雇佣属于劳务关系,由《民法典》调整。劳动争议指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与劳动相关的争议,确定好主体就可以很容易判断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了。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基于自愿可以采用协商方式解决争议。

2.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协商与调解均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3.仲裁。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里需要注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仲裁前置”。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考试时需要重点关注“仲裁前置”。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