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即相对独立性,表现具体如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有时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时又滞后于社会存在;不平衡性指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发展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比如18世纪法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但在社会意识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德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和法国,但社会意识却比英、法两国先进。
2.社会意识的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相互联系、协同地对社会生活起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的形式影响最大;社会意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批判继承过去的历史遗产,今日的社会意识又成为后人利用的思想资料,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日积月累,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阻碍作用,如新时代的中国而言,闭关锁国属于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对中国发展,而先进的改革开放思想促进了中国发展。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