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当前位置:

常识积累——核污水和核废水

2024-08-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537038516 |微信公众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在线|

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考公告浙江省事业单位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非常广泛,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的积累。今天展鸿教育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核污水和核废水”。

一、核废水、核污水

1.核废水

核废水是指从核能工厂及涉核医疗机构或实验室等设施中产生的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其主要来源是核电站正常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如核反应堆冷却水。

2.核污水

核污水是指受到核污染的水体,核污水往往源于核事故,事故导致核电站安全措施受损,使得不期望的水体与放射性物质直接接触而被污染。

二、危害

核污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如碳、铀、钚、铯、锶、碘、钴、镭、氚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以及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放射性强度和危险性。

其中,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

1.电离辐射伤害

核废水的危害来源于其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会通过自身的衰变释放出α、β和γ射线。这些射线能够穿透生物体的细胞,并有可能对染色体产生电离作用,从而破坏细胞乃至整个生物体的正常机能,常常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眼睛的伤害、导致神经和血液系统类的疾病。

2.破坏生态平衡

核污染水进入环境后,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水生生物、植物和动物可能受到辐射影响而死亡或生长异常。

三、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核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

1.化学法

①化学沉淀法

传统化学沉淀法主要是选用絮凝剂使废水中的铀离子首先吸附在絮凝剂颗粒表面,进而形成化合物并沉淀在颗粒表面。

②零价铁还原沉淀法

零价铁粉可以通过混凝吸附作用有效地除去核工业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铀 。

③超声波强化处理核工业废水

超声波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辅助降解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其作用机理主要归结为3种基础效应: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

④可渗透反应墙(PRB)治理技术

PRB治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介质来吸附、固定、阻截或降解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元素的方法。

2.物理法

①吸附法

吸附法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来吸附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离子,使其与废水分离,达到去除放射性元素离子的目的。

②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通过半渗透膜两侧的质量浓度、压力或温度差,使部分金属离子和水分子选择性透过,实现目标元素的分离。

③离子交换技术

离子交换技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核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离子进行交换,实现钝化和分离污染物,主要作用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

④蒸发浓缩法

蒸发浓缩法是处理核工业废水的手段,通过加热将水分蒸发,放射性元素则集中浓缩在残液中。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