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衢州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88095716 |浙江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105990853
|
微信公众号:衢州人事考试在线|电话咨询:18667045941曾老师/18969902981尹老师/18667045841王老师
衢州地区各类考试招考公告|全国各地公职考试真题|公务员课程|免费备考资料
热点事件:“职业空窗期”歧视
一、热点概述
“应届毕业后想考研,没考上,之后因为有一年空窗期求职处处碰壁”“辞职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再找工作时因为有几个月空窗期被拒”“线上投简历,因为有空窗期,经常被HR(企业人事)‘已读不回’”。近来,求职者因为有“职业空窗期”而在求职中遭遇职场歧视的话题备受关注。
“职业空窗期”歧视,是给劳动者人为设置障碍,损害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这种就业歧视现象如果持续蔓延而得不到扭转,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还会让求职者面临不敢辞职、不敢休息、不敢有事、不敢生病等巨大压力。这种让人感到窒息的压力,很难跨越,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答题素材
1.事实(举例)论证:
(1)地域、性别、第一学历、年龄,求职过程中总能遇到各类显性、隐性的歧视,而如今“职业空窗期”竟也成了求职的“黑历史”,着实令人意外,因为它本不具有任何标识性意义,也不涉及什么任职资格条件。如果说“第一学历”歧视的背后,还可能有以“第一学历”为条件对求职者能力进行筛选的考虑,那么,“职业空窗期”所体现的恐怕仅仅是为了筛人而筛人。层出不穷的就业歧视新形式,反映了就业市场岗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现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在招聘上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所以才以种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筛选求职者。所以,从根本上讲,改善就业环境,才是减少就业歧视的关键。
(2)求职者出现“职场空窗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比如,有的人是觉得工作累了,想彻底放空休整休整;有的人是想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新技能,蓄势再出发;有的人是生了病,需要较长时间的脱产疗休养;有的人则是被企业裁员,一时找不到新的工作,被迫“空窗”……不难看出,“职场空窗期”形成的原因中,可能会涉及一些个人隐私,这也是一些求职者在用人单位向其了解为何“空窗”时,不愿如实披露的原因。也因此,报道中提到,在求职者之间开始流行应对HR(人力资源)询问“空窗期”成因的各种“话术”。如此一来,HR可能问不出来什么真原因,求职者也可能面临不诚信的风险。
2.道理论证:
(1)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消除职场“空窗期”歧视须内外兼治。从“内”来说,用人单位应充分尊重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给予求职者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空窗期”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职业能力或价值,无原则拒绝有“空窗期”的求职者,可能会让用人单位错失优秀人才。从“外”来讲,“一刀切”拒绝“空窗期”求职者,是一种短视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对求职者是一种伤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法律宣传,对用人单位招聘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解决职场“空窗期”可能发生一系列问题。
(2)客观地说,用人单位对于有“职场空窗期”经历的求职者有一些顾虑可以理解。企业招人用人都希望求职者能尽量缩短适应期,尽快平稳上手新工作。而对于有“职场空窗期”且“空窗期”较长的求职者来说,企业的主要顾虑是,求职者是否还能保持足够的能力胜任新工作、新岗位。在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的现实下,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企业往往更“偏爱”那些具有连续工作经历的求职者。
3.对策建议:
(1)企业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尊重劳动者权益……
(2)改善就业环境,减少就业歧视带来的影响……
(3)劳动者要保持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价值……
三、出题方向
(一)你怎么看?
1.近期,“职场人的简历不敢有空窗期”成为热议话题,当一些职场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学习或是探索自身更多可能性后,渴望回到职场,却发现空窗期给他们减了分,简历中的“GAP(缺口、空白)”仿佛成了一个“污点”,不少网友对此感同身受。对此,你怎么看?
◎审题判断——你怎么看?(热点现象类)——答题结构【点题/破题-影响-原因分析-过渡-对策-总结结尾】
◎解题思路
第一步——点题/破题: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矛盾层出不穷,前有“第一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现在又出现了题干中提到的“职业空窗期”歧视,各类歧视让求职者苦不堪言。我认为这一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二步——影响:
其一,现如今存在的“职业空窗期”歧视,会让职场人因为空窗期而感到焦虑和不安,担心自己的竞争力下降,影响自信心和求职心态……
其二,片面地以“职业空窗期”筛选求职者也会使得一些有潜力和能力的人因为空窗期而被忽视,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其三,长期存在“职业空窗期”等一类就业歧视现象,从长期来说是不利于我国就业形势的缓和的,也会使得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矛盾持续升级……
第三步——原因分析:
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对空窗期存在偏见,认为这代表着不稳定、缺乏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求职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更倾向于选择没有空窗期的求职者……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