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是对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科学指引,为以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化是灵魂,精神是动力。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路。
文化中国,气象万千;文明之花,神州绽放。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文化产业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火爆,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圈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从“时代楷模”“中国好人”“最美人物”大量涌现,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改进创新,不断推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彼此相连、相互促进。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统筹推进宣传普及、深入推动贯彻落实,让信仰信念的明灯在人民群众心中闪亮。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用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的大众话语,架起党的创新理论通向人民群众的桥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设好、发挥好这些已进入城乡“毛细血管”的文化空间,让党的好声音化作社会最强音,传遍千家万户、直达人民心间、回响在中华大地。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动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航标,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能够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来源:光明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