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题目考点】
54058 /单选题 /|考点,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混合型词语填空
作为曾经和数理传统同样重要的研究范式,博物学传统其实从19世纪末开始就逐渐________。仅仅是在大自然中观察、采集、记录而缺少定量分析,从医生、军官到传教士都能玩一把的博物学,在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职业化的大趋势中显得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衰落 格格不入
B.转型 特立独行
C.蜕变 曲高和寡
D.退化 大材小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
先看第一空,由“曾经和数理传统同样重要”“从……开始就逐渐”可知,此处填入的词语应含消极色彩,“转型”为中性词,“蜕变”为褒义词,排除B、C项。
再看第二空,“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大材小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此处讲缺少定量分析的博物学跟不上现今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职业化的大趋势,前者更符合语意,排除D项。
故本题选A。
【题目考点】
54054 /单选题 /|考点,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成语填空
西汉时期,产自西域的树脂类香料传入中国,改变了古人直接焚烧萧艾、蕙草等植株的形式,香具________。汉初已有许多专门用于焚香的香炉,但大多造型简单。据说汉武帝嗜好熏香,________地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命人模拟道家传说中东方海上仙山“博山”的景象,制成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博山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比比皆是 大张旗鼓
B.大行其道 矢志不渝
C.应运而生 孜孜不倦
D.五花八门 兢兢业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
直接看第一空,前文讲香料传入了中国,改变了古人直接焚烧萧艾、蕙草等植株的形式,后文围绕香具(香炉)展开叙述。由此可知,古人不直接焚烧植株,焚烧香料时则需要香炉,香具因此产生。“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意,锁定C项。
验证第二空,“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此处形容汉武帝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狂热,符合语意。
故本题选C。
【题目考点】
54046 /单选题 /|考点,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实词填空
有的工作,难度极大,却能够马到成功;有的事情,举手之劳,却办得一塌糊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干事情的人是临事而惧、周密________,还是临事不备、________上阵。态度不同,结果迥异。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