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题目考点】
30673 /单选题 /|考点,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管理类|考点,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管理类
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在行为或观念等诸多方面与其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觉得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以及在这种心理基础上表现出的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组织认同的是( )。
A.“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B.“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不离不弃”
C.“我要每时每刻自觉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D.“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分析定义要点。“组织认同”的定义要点是“组织成员在行为或观念等诸多方面与其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觉得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以及在这种心理基础上表现出的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
第二步:分析选项,确定答案。
A项:“我们”是否是党员未知,不知道是不是组织内部,并没有“表现出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不符合定义要点,当选。
B项:体现了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以及归属感,符合“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且面临困难也不离不弃,属于“表现出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符合定义要点,排除。
C项:“自觉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符合“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表现出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符合定义要点,排除。
D项:“今日我以母校为傲”属于“组织成员在行为或观念等诸方面与其所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且“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反过来做出成绩让母校为傲,“表现出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体现了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相互的认同,表明成员与组织在行为或观念上具有一致性,符合定义要点,排除。
故本题选A。
【题目考点】
30671 /单选题 /|考点,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科学类|考点,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科学类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向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从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一种360度视角的沉浸式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的是( )。
A.张三通过电脑与远在巴黎的父亲视频聊天,亲眼见到了埃菲尔铁塔
B.李四用手机微信与妻子视频聊天,亲耳听到了儿子背诵古诗的声音
C.刘五戴上特制头盔网购书桌,能全方位地体验书桌摆进书房的效果
D.王二用平板电脑看同学在西藏旅游的视频,感觉自己也到了布达拉宫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分析定义要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要点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向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从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二步:分析选项,确定答案。
A项:通过电脑视频聊天,没有创建虚拟世界,排除。
B项:微信视频聊天,没有创建虚拟世界,排除。
C项:“特制头盔”是利用计算机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让刘五全方位地体验书桌摆进书房的效果,符合定义要点,当选。
D项:平板电脑看视频,没有创建虚拟世界,排除。
故本题选C。
【题目考点】
30642 /单选题 /|考点,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心理类|考点,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心理类
框架效应是指对于相同的事实信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判断决策。一般来讲,在损失和收益面前,人们更倾向于关注损失。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不存在框架效应的是( )。
A.小红得悉“A理财产品能获利10%,而B理财产品有85%的机会获利200%”后,选择了投资B理财产品
B.小坤得悉“甲客运站的客车车祸发生率仅为0.001%,而乙客运站的客车平安送达率为99.999%”后,选择了乘坐乙客运站的客车
C.小明每天能得到一个面包,当被问“你吃了半个面包了,还吃吗”,他选择不吃;而被问“还有半个面包,你吃吗”,他选择吃完
D.某牛奶公司鉴于消费者对脂肪的抵触情绪,把所产牛奶产品相关描述从“含脂量3%”变为“脱脂量97%”,该公司销售业绩因此迅速上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心理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分析题干定义要点。“框架效应”的定义要点:①对于相同的事实信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②使人产生不同的判断决策。
第二步:分析选项,确定答案。
A项:“A理财产品能获利10%,而B理财产品有85%的机会获利200%”不是相同的事实信息,不符合①,不存在“框架效应”,当选。
B项:“甲客运站的客车车祸发生率为0.001%,而乙客运站的客车平安送达率为99.999%”,对于相同的车祸发生率信息,不同的表述方式导致小坤选择了乙客运站,符合①②,排除。
C项:基于只有一个面包的事实,因不同的问法导致小明作出不同的决定,符合①②,排除。
D项:同样的含脂量,牛奶公司不同的表述导致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决策,符合①②,排除。
故本题选A。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