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
当前位置:

行测备考(言语)—主旨概括题中的隐含主旨类题目

2021-0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今日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之主旨概括题中的隐含主旨类题目》,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主旨题是非常热门的考点。其中,有很多考生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题干中没有谈到对策,而正确选项却选对策了呢?什么情况下才能采取这种方式呢?针对大家的疑问,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隐含主旨类题目。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类题目。

什么叫隐含主旨类题目?顾名思义从文段无法直接得出主旨的题目。这类题目是有识别和做题方法的。

【例】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中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地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的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是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文明进程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未必一致

B.人类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使其陷入目前的困境

C.敬畏自然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前提

D.人类应当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讲述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三个历史阶段中,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由最初的人类崇拜、屈服自然到探索义改造自然,再到不停地向自然无尽索取资源,大自然一次次受创伤,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报复。这些表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据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人类应该改变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建立尊重自然义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D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A项,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文段没有提及。B项本身说法有误,强加因果。C项是文段部分内容。故本题选D。

看到这个例子,很多同学会发现正确选项D就是一个对策项,而提干并未提及对策,那这种文段有什么特点吗?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题干中出现某个问题并且后文着重说明问题危害性很大,那此时我们要优先选对策。

【例】炮制技术被认为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医独有的传统技能,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国外企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请国内炮制专家“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不了解,无从管起;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对此不管不顾。调查表明,国内实际饮片厂数量比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几百家。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

B.政府应加强对设立中药饮片厂的资格审查

C.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

D.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相关规定的了解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炮制技术的重要性,然后提出炮制技术被国外企业偷学的问题,紧接着对炮制技术被偷学的两个原因进行分析。因此文档想要强调的是要采取措施防止国外企业“偷学”炮制技术。A项针对“被偷学”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符合文段主旨。B、C、D项未提主题词“炮制技术”。故本题选A。

本题与前文的相同点是题干均未提及对策,选项却选择对策,但整体行文脉络又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题干若以阐述重要性并且提出问题为行文思路,则此时同样需优先选择对策。

【例】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爆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蓝藻上浮形成水华对生态的严重危害,然后分析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蓝藻暴发的因果关系。由此可推知,要避免蓝藻暴发的危害,应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水休污染。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项,“阻隔氧气进入水休”是蓝藻形成水华的危害之,概括不全面;B项因果倒置,蓝藻暴发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结果;D项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C。

本题与前文的两题同样是选对策的题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同。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规律:若文段以提出问题随后再分析原因为整体脉络,此时,我们依旧强调的是对策。

最后,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一个问题,若所有选项并未提及对策,此时我们优先根据文段主题词或作者倾向来选择与文档主旨最为接近的选项。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