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信号后,大脑处理,加工与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在识字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大框架下进行解码的过程,是读者与文章之间互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是读者积极主动地在其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参与下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建构的过程。
格莱布在总结多年来的实验与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外语阅读包括六方面的要素:(1)自动认字技能:(2)词汇与语言结构知识;(3)语篇结构知识;(4)社会与文化背景知识;(5)分析,综合与评价技能与策略;(6)监控阅读的元认知知识与技能。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获取知识,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一、阅读的技巧
1. 略读(Skimming)
所谓略读,即粗略地阅读全篇材料内容。这是为了解全文梗概,掌握全文大意或中心思想,或者是为侦查一篇材料是否有阅读价值,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采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如翻阅报刊,浏览新书目录等。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具备阅读技巧和能力。一旦遇到生词学生可能就会觉得阅读困难,学习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开始阅读训练时,只要求学生把认识的部分读出来。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时,把它们跳过去,只需读懂文章大意。在读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满足感和乐趣。
2. 寻读( Scanning)
寻读又称跳读,是为寻求特定细节而放弃大部分无关紧要的材料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如从词典条目中查找某个词,在一篇刻画人物的材料中查找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的细节,在一则足球赛消息中查找是谁射门得分,在某年某月某日的电视报中查找中央一套节目的内容等。
根据这种阅读方式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短文时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活动,如进行图文搭配和图表填写训练,鼓励学生运用寻读法快速阅读短文或故事以完成相应的任务。
3. 整体阅读
在阅读时,很多学生喜欢用手指或笔头指着文章一字一句地读。这种阅读方法看上去没什么不可,但是,逐字逐句阅读一方面有损阅读度,另一方面学生太过关注文材料的细节,不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文章主旨的把握。对短时记忆差的学生,这种逐字逐句的阅读有可能会导致在读完整篇文章后,对文章的内容一无所知,一片空白的现象。因此,在学生阅读的初级阶段训练其整体阅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教学。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