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落实师生的“合作”?
【参考答案】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教学活动中重要一环,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要充分重视师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
1.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
2.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
3.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三、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何现实意义?“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如何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
【参考答案】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理念明确要求,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课前通过设置让学生动手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的情境,发现不能用整数表示测量结果,启发学生引出分数的使用;通过教学活动中开展“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