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教学设计简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认识钟的时分秒针以及每一格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合作学习),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点评:这篇教材为考生提供了诸多上课素材,基本要求详细具体,故按照之前所讲的设计原则,要求(1)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2)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由于本课知识贴近生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可强调“实践”、“兴趣”等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以及每一格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用时分秒读出时间
(点评:教学重点紧扣知识或方法目标,教学难点紧扣方法或情感目标。撰写语言简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建议:此篇教材素材丰富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故可以创设实物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不同类型钟的图片,教师同时出示实物钟,运用问题导入:“这些装置的共同点是什么?(三根长短不一的针,数字,一格格的刻度)”
(点评:设计导入内容可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加实物观察,假设教师带了一个实物钟。)
2、探究新知(设计建议:虽然课题是时分秒,但通读试卷教材可将试讲重点集中在对秒的认识,“分、时”内容通过秒做简单推导即可,试讲时间有限,突出重点。)
(1)学生通过观察回答导入环节问题。(主板板书:课题)
(2)提问:“三根针运动的特点?”推导出对秒、分、时针的辨识(主板板书:一、秒、分、时针的辨识)
(3)提问:“再仔细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推导出秒是“分、时、针”中最小的时间单位(主板板书:二、秒、分、时针的关系)
(4)学生讨论活动:“一秒到底有多久,生活中我们怎么表示?”(教师出示电子表、体育用秒表实物让学生结合书本和实物进行描述)
(5)试试完成“分、时、秒的关系等式”(副板板书:60秒=1分钟,60分钟=1小时)
【点评:(试讲中提问技巧详见11.28平台推送)。试讲主要内容要紧紧围绕试卷的基本要求,在授课环节中“生活中的实例”、“互动”都要明显的表现出来,有些课堂中的提问可以直接引用试卷教材中的现成问题。由于情境设置都由考生通过语言表达展现,所以这节课可以“表述”出多种实物教具丰富教学。】
3、巩固练习,深化理解(设计思路详见平台12月2日数学简案解析。)
请同学试试读出老师手中钟的时间。(主板板书:三、时间的表述)
(点评:注意对学生练习结果的及时反馈。)
4、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也可让学生总结。
(点评:语言简洁明了,点出教学重点即可,学生总结要及时反馈鼓励。)
5、布置作业
回家后各位同学制作一张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表。
(点评:语言简洁明了,结合知识注重实际运用。)
四、板书设计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