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画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哽咽(yè) 血压(xuè) 活塞(sāi) 纤维(xiān)
B.龟裂(jūn) 复辟(bì) 脊梁(jǐ) 强迫(qiáng)
C.踱步(duó) 勾当(gōu) 挫折(cuò) 刹那(chà)
D.提防(dī) 省亲(shěng) 粘连(zhān) 婀娜(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员职务当作个人谋权徇私的挡剑牌。
B.记者从省文联获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创作奖、获奖题名作品展”4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C.3月21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旅游局共同主办的“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6全国旅游推广活动在杭州盛大启动,邀请四方宾朋去贵州作客。
D.仰视戏台中间的“鸡笼顶”藻井,用了数百个花板榫接成一个金灿灿的旋涡,藻井四角是四个代表福祉的变形蝙蝠。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佳的一组是( )
①“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______,有的是希望。
②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③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_____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④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_____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A.功夫 贮蓄 挽救 愚笨 B.工夫 贮存 挽救 愚笨
C.工夫 贮蓄 挽回 愚蠢 D.功夫 贮存 挽回 愚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饰演了一个英雄人物,观众被深深打动了,说这是我们的偶像。
B.艺术教育无论在德育、智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严谨精神。
D.铁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2年铁路票价听证会之后,2003年、2004年的票价上浮均沿用了2002年的听证结果。
5.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公祭则是为了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进, 12月13日,北京市在北平抗日烈士纪念园等八处烈士陵园一起举行公祭仪式。
B.一年内,监管层连发4份文件,释放出鼓励消费金融大力发展的强烈信号。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众多电商对该领域相当看好,希望与传统银行分一杯羹。
C.“超级碗”是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胜者被称为“世界冠军”。多年来,该节目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D.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情况均不理想。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B.因为从小学好本领,所以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C.尽管今天下雪了,我们还是要按时上学。
D.我们与其整天自怨自艾,不如安下心来认真学习。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②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③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
④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8.下面的谚语、俗语、名言中不能体现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是( )
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C.民无信不立。 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9.下列作品名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杜牧
B.《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C.《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D.《小石潭记》——欧阳修
10.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3)望长安于日下,_____________。地势极而南溟深,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参考答案】A。解析:B项,强迫(qiǎng)。C项,勾当(gòu)。D项,省亲(xǐng)。
2.【参考答案】D。解析:A项,“挡剑牌”应为“挡箭牌”。B项,“题名”应为“提名”。C项,“作客”应为“做客”。D项正确。
3.【参考答案】C。解析:“功夫”指本领,造诣,也指做事情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工夫”指时间。根据语境,应选“工夫”,排除A、D项。对比B、C项,“挽救”指从危险中救回来;“挽回”指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根据语境,应选“挽回”,排除B项,故选C项。
4.【参考答案】C。解析:A项,“这”指代不明。B项成份残缺,应在“在人格”前面加上“还是”等关联词语。D项搭配不当,“结果”不能“沿用”,应改为“采用了2002年听证会之后的方法”。
5.【参考答案】B。解析:A项,“一起”表示事情发生在同一地点或合到一处,不强调时间是否一致,是从一个整体出发,相当于“一块儿”“一道”。此处应用“一齐”,表示事情发生在同一时间,强调时间上整齐,是从人或事物的每个个体出发,指不同的个体同时做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个体同时做几件事。B项,“分一杯羹”指分享利益。正确。C项,“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D项,“不瘟不火”指戏曲或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应用“不温不火”。
6.【参考答案】B。解析:B项,“因为……所以……”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只有……才……”。
7.【参考答案】A。解析:首先,通过横线前的提示语“浓缩“确定含有“展示”与其并列的首句①,排除CD项,然后确定②③的先后顺序,很明显③中的“唤起”“渗透”“诗歌情怀”和②中的“生长”“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构成递进关系,先③后②,故选①④③②。
8.【参考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讲学习的重要性,C项讲诚信的重要性。
9.【参考答案】D。解析:《小石潭记》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柳宗元。
10.(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水浅而舟大也
(2)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
(3)目吴会于云间;天柱高而北辰远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