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2019-0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705229558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洪老师:15336536002

全国教资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小学教育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

、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政权,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近现代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目的发生了转变,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政府领导下的教育目的不一样,但是都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第二,教育内容世俗化,课程的设置也更为科学;

第三教育对象普及化,女孩逐渐有受教育权利,许多教育家和有为人士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第四,注重开展科学实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同时注重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

第五,教育体系更为科学化,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体系,幼小得到更好衔接

(一)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

1.18742福州创刊的小学月报》,兼有文字和图画,内容有诗歌、故事、名人传记、博物、科学等,是中国较早的儿童画报,1915年停刊

2.1878张焕纶创办上海正蒙书院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

3.1896钟天玮于上海创办三等公学也是新式的小学堂。

4.1897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外院就是小学。以德育、智育、体育三者结合和谐发展为办学思想师范院的学生轮流教学,开设有国文数学、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这可视为我国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开端

5.1898,张承缨奏请设立中小学堂,使当地人民子弟和外省寓京官吏子弟皆可入学,这可以算作地方小学教育普及运动的发端也是清末第一次以政府名义重视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小学教育计划见于公文的开端。

(二)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

1.1901,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建立近代新学制使小学教育统一的宗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以及管理规章等都有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2.1903,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政府名义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近代学制,对我国近代教育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三)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民国初年,教育部颁布“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将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分别是初等小学4,男女可同校,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高等小学3,男女分校

2.“五四”运动时期,美国教育家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伯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开始在我国小学传播和实施

3.1922年,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制壬戌学制“1922学制。该学制参照美国实行六三三学制,幼稚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到衔接。壬戌学制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影响一直持续1949年。

4.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是由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生活这三部分组成。他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着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同时认为科学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倡导在小学中施行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育,还创立了小先生制,并于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学校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1.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小学一律统称为列宁小学,规定苏区施行统一的学制。列宁采用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方法办学,以复式教学为编制组织班级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抗战时期,边区小学以识字和算术为主要科目,同时配合战争生产的需要,也教一些关于战争或生产的技术课,教材的内容力求精简和实用。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