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汉语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
并列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的,这两个词根的前后顺序一般不能随意调换,如“买卖”不能说成“卖买”;也有少量可对调的,如“互相”也可说成“相互”。
偏正型:前一词根对后一词根起修饰限制作用。如:人流、高山等。
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如:说服、看清等。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如:司法、管家等。
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如:嘴馋、民主等。
(2)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前的称前缀。如:老——老乡、老师、老鼠、老爸。词缀在后的称后缀。如:头——石头、个头、木头、山头、活头。
(3)重叠式
由相同的语素所组成,可分为完全重叠式(如:天天、奶奶、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和不完全重叠式(如:泡泡糖、娘娘腔、雄赳赳、醉醺醺)两种。
五、从意义角度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单义词是指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单义词主要有以下类别:
事物名称。如:汽车、飞机、大米、西红柿。
专有名称。如:马克思、鲁迅、北京、黄河。
科技术语。如:原子、元素、行星、克隆、纳米。
外来词汇。如:芭蕾、吉他、奥林匹克、卡拉OK。
2.多义词
多义词是指包含若干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
(1)词的基本义
词的基本义即基本的常用的义项,也叫词的本义。如“钢铁(金属)”。
(2)词的引申义
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并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词的引申义。如:“跑”的本义是“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继而推演为“为某种事物而奔走”(如“跑生意”),再又推演出“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如“跑气”)。
(3)词的比喻义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意义是词的比喻义。例如:“近视”的基本义是视力缺陷,在“他看不见前途,眼光太近视了”一句中,就取其比喻义“眼光短浅”。
注意比喻义不同于比喻句。比喻义是词的一种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比喻句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间才应用到的,是临时的。例如:“北京是祖国的心脏”里的“心脏”是比喻,“心脏”并没有转化出固定的。“首都”的新义项。
六、从功能角度分为实词和虚词
1.实词
实词是指含有实际意义的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实词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等。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