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渗透导游式教学,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描述的情境。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语言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品析法、探究与合作法、情境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出示图片。感受祖国山水美。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静、清、绿)
(1)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请找出有关句子。
(2)我们开始朗读课文。(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4)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2.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1)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2)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3)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4)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小组合作探究
1.出示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2)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3)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4)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小组反馈合作学习的成果。
(五)拓展知识,尝试做导游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出示资料: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
4.指名导游。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非常快乐,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回顾总结一下。
课下请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漓江水:静、清、绿
山绕水,水映山。赞美
桂林山:奇、秀、险
七、教学反思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