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交流群:698437500|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官老师:18969902976
全国教师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教师招聘或教师资格考试对于概念的考查,常以客观题,选择、判断的形式考查;或者以主观题,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的形式考查。现展鸿教师对幼教教师类考试中,涉及到的概念类知识,整理一部分如下:
1.整合课程:是一种将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不是简单的领域内容的相加拼合。
2.非语言策略:指幼儿在理解一句话或其中的某些词时,常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而非这句话本身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
3.不完整句:指儿童在1~1.5岁左右经常使用的,表面结构不完整,但能表达一句话意思的一种句子,包括单词句、电报句。
4.三环学说: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路易斯•布伦姆和玛格丽特•莱希提出儿童语言学习的三环学说。三环学说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由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三个主要方面构成,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
5.前语言现象: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语言学习,为正式的语言运用作好了准备,这段时间内儿童的各种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前语言现象或前语言发展。有学者认为,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核心敏感期。
6.儿童语言运用:是指儿童在学习和获得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操作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现象。
7.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
8.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9.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是伊丽莎白•卡洛—乌尔福克和琼•伦奇提出的儿童语言学习系统四范畴理论,其中包含了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它是指儿童语言学习时参与的感觉、知觉、记忆、表征、概念化和符号化等认知因素。
10.儿童语言学习系统四范畴理论:1982年,伊丽莎白•卡洛—乌尔福克和琼•伦奇提出了儿童语言学习系统四范畴理论。卡洛—乌尔福克等认为,儿童语言学习的发展涉及四个相互联系的范畴。即语言规则范畴,它包含了语言信息传递时所需要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一切语言系统因素的规则;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它囊括了儿童语言学习时参与的感觉、知觉、记忆、表征、概念化和符号化等认知因素;语言操作范畴,指人们使用语言去进行交往的行为过程;语言交际环境范畴,语言交际环境范畴是指儿童进行交谈时支撑他们说话的交流关系。
11.语言操作能力:指的是交际双方根据交际的实际需要,灵活而有效地调出已有的语言以及与其有关的非语言知识,并恰当运用于交际过程的能力。包括说话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人的语言理解能力。
12.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不同于日常谈话的语用情境,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
13.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
第一,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应当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识和能力。
第二,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
第三,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考查举例】
2016年上半年幼教教师资格考试中《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选题:
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 B.完整句 C.单词句 D.简单句
【答案】A。解析:本题B、D两项很容易排除,答案从A、C两项中选。电报句又叫双词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的句子,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单词句是指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结合题意,“妈妈”“饼”“吃”是3个单词。故本题选A。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