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教师资格证交流群:698437500|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官老师:18969902976
全国教师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讲述活动的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遵循总目标、指南、阶段目标)
(1)帮助幼儿正确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2)根据语言环境要求,针对具体的言语凭借物的实际,组织口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3)运用正规的语言风格说话,使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达的语言经验。
2.程序和策略
第一层次: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讲述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相对固定的讲述对象即凭借物,因而在设计组织讲述活动时,首先要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主要通过观察的途径,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教师可根据讲述类型、凭借物的特点、具体活动的要求来指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第二层次: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这一层次的活动组织,要求教师尽量放开让幼儿自由地讲述,给他们以充分的机会,实践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可采用幼儿集体讲述、幼儿分小组讲述、幼儿个别交流讲述等形式。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①交代清楚讲述的要求;②仔细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
第三层次: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经过上一阶段“开放性”的讲述之后,教师应将活动导入“收”的程序,为幼儿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新的讲述经验是每次讲述活动的学习重点,主要是讲述的思路和讲述的方式。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的方式可以有:①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②通过教师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③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新的讲述思路。
第四层次: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讲述活动中,仅仅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幼儿实际操练新经验的机会,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获得这些经验。因此,讲述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的具体做法是:
①由A及B,即提供同类不同内容的机会,让幼儿用新的讲述A的思路去讲述B;
②由A及A,即让幼儿尝试用新的讲述方式来讲同一件事、同一情景;
③由A及A1,即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原内容的讲述机会,让幼儿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