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校园文化与校园组织文化

2018-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校园文化

(一)概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二)分类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

第一,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又分为校园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①环境文化:校园在校园建筑、校园标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教育教学场所、校园环境卫生等,即自然因素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

②设施文化: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

第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班风、教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

第三,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校园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它包括教育方针政策、校园规章制度、管理体制、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行为取向、典礼仪式、节日活动、公共关系、文化传播等。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消散。良好的校风是学校整体优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三)特征

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的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学校组织文化

(一)概念

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为其成员认可的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二)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的策略

1.主题统揽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体现学校领导者的办学理念,为此,所有的学校活动都可以围绕办学理念展开,为主题理念去统率和指导学校的一切,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理念内涵的文化整体合力。这样的校园文化能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产生强大的教育冲击力。

2.个性塑造策略

个性塑造策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区别于企业、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充分体现培养人的目的性;二是形成学校自身的风格、特色,即创建学校特色问题。

3.传统拓展策略

传统拓展策略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长历史的老校而言的。传统老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汇总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时代在发展,老校不能一味地躺在传统上睡大觉。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协调,最好的办法是在传统中融入新内容,在新内容中又折射出传统的光芒,即在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一方面不抛弃原有的历史财富,另一方面又给传统增添新鲜血液和活力,这样就构成了传统拓展策略。

4.重点突破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面很广,鉴于学校条件的限制,事实上不可能全面出击,必须在分析学校现有状况的前提下,集中优势力量,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办几件实事。如可以从制度文化建设着手,也可以从精神文化建设着手,通过重点建设寻找校园文化创建的突破口,最后带动整体文化建设工作。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