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小学数学常见的计算教学——自然数

2018-10-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学数学常见的计算教学——自然数

1.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问题

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实践表明“笔算的错误“大部分是“20以内加减法”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特别是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都会受影响。

2.多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针对多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问题,应该以解决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问题作为知识生长点,把重点放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上。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竖式中相同的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加(减)起,教学时,一方面要利用直观手段说明对齐数位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另方面要强调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或减)。教学初期,教师宜采取直观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进位的意义,掌握进位数的方法。

3.解决其他多位加法、减法问题

解决三位数(多位数)加法时,学生要明确算理,将“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扩展到“十位上数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千位进1”,进一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学时可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在归纳三四位数的加法笔算法则时,可以把已涉及的进位情况中前面的“个位、十位、百位”归纳为“哪一位”,把后面的”十位、百位、千位”归纳为“前一位”,从而概括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前一位进”这一进位法则。

退位减法是笔算减法的难点,特别是解决连续退位减法问题的计算步骤和思考过程复杂,学生易错。在100以内数的减法中,“十位退一作10”是好理解的,但为什么在百位、千位上“退一”也“作10”,要帮助学生解开这一疑问;在同一道题中,退位的次数多了容易出错。由于连续退位减法思维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初练时可以用记退位点的办法帮助记忆,熟练以后应该丢掉这个“拐醒”。比较难掌握的是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退位的思考过程更复杂。

做好由算理到算法的过渡,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基本原理,减少运算中的错误,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方法,根据位值制进行数字拆分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面记录应该清晰地表达所使用的策略,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用合理的数学符号去表达。

4.解决笔算乘除法问题

①解决乘法问题

除了九九表乘法以外,小学阶段乘法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各个数位都是不进位的;一次进位;连续进位;被乘数中间有零的;被乘数末尾有零的。

用两位数作乘法的难点在于两个部分积的对位问题。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特别是乘过以后有加法,又要进位的,学生比较难掌握,因为它既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又要熟练掌握加法口诀,思维过程比较复杂,学生较难掌握。

另外,还要让学生理解乘法法则背后蕴含的原理,了解其中的大量运算。解决乘法问题有许多方法,根据位值进行数字拆分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面记录应该清晰地表达所使用的策略,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用合理的数学符号去表达。

传统的“竖式乘法计算”是一种高度有效的计算方式,但由于形式过于简化和抽象,学生很难理解。

例如,365×8这一乘法计算中。每次两个数字相乘都会得到一个比9大的数字,所得的十位上的数字必须加到下次计算的结果中,这个被加的数字在竖式中通常是小写的,其中大量的运算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因为这一简化的算法取决于没有记录下来的步骤,所以,要完全理解这些步,就有必要保留这一延伸的计算过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②解决除法问题

整数除法包括: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在四则运算中除法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竖式的书写形式特殊。加、减、乘三种竖式的形式基本一致,运算符号在横式与竖式中都一样。除法就不同,竖式的书写形式特殊,用“厂”将除数和被除数左右隔开,商和被除数上下隔开。它的运算符号在横式中是“÷”,在竖式中就不写了。

第二,运算思考方法复杂。加法或减法只是本身一种运算;乘法运算包括乘法口诀和加法法则两种;除法法则包括加、减、乘三种运算方法在内,其中只要有一种运算不熟练就会影响全局。

第三,计算困难。除法运算首先要试商,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口算能力,试商是非常困难的,除的结果往往有余数,看了商数,还要看余数,还要考虑商书写的位置。除法运算主要的困难有两个:一是试商,二是确定商的位置。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