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记叙:人称的选择、顺序的安排
(1)散文常用人称及其作用
①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②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⑵叙述顺序的安排:分为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四种。
①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②倒叙:指不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而是把情节发展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如矛盾斗争最尖锐、最突出的部分)提到前面先写出来,然后再回转来依“自然时序”从头叙述发生前的情节。例如《背影》、《彷徨·祝福》。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采用这种方法能造成一种悬念,使叙述更显得曲折动人,吸引读者。
③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为了帮助开展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外的情节内容叙述,然后再回到叙述的中心事件上去,接叙原来的事情。这插入的叙述就是插叙。(插叙的内容不是文章的主体,只是与主体内容有关的片段。)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中心事件)起必要的补充或说明、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④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如鲁迅的《呐喊·风波》就运用到了补叙。
⑤平叙:把没有时间关联的平行的几件事,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按轻重主次的顺序去叙述。(也叫分叙)。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2.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1)描写的方式:
①正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
②虚实结合
实写: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写想象中的景象。
③白描与渲染、细节描写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是采用浓墨重彩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④动静结合: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
⑤点面结合:面就是整体描写,点就是重点描写。点要写得具体生动,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点面结合实质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最后又到整体的顺序写所见所闻。利用点面结合把场面描写具体。如:《蜀道难》“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