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音考查规律
1.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难字僻字愈来愈少,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
2.常见常用的形近字、形声字和多音字始终是每年考查的重点。如:峥嵘/狰狞;慎重/缜密; 滋润/蕴含; 赡养/瞻仰; 调试/调和,怄气/枢纽; 概况/愤慨; 咽喉/哽咽; 空旷/粗犷; 盛开/盛饭
3.个别普通读音大家比较熟悉,但个别破读的大家不熟悉,但又常用的特定词语中的读音也是每年考查的重点。如:纤维/纤夫; 埋伏/埋怨; 模样/楷模; 强迫/倔强
4.形声字望文生义按声旁或其它形体接近的字误读的字。如:湖畔/装扮; 怄气/枢纽; 荟萃/猝然; 效仿/发酵; 市侩/反馈
5.多属于自主命题,各省的自主命题在字音上更注重方言音误读的考查,引导规范普通话,同时充分体现自主命题的积极功能。
6.逐渐淡化声调。
二、复习方法
(一)技巧点拨:
1、积累为主。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题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
2、强化记忆。对3500个常用字中的易读错的字,要强化记忆,准确地读出字音,最好能形、音、义兼顾。
3、适当训练。选择难易适中的高质量专项练习题训练,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在训练中提高能力。
4、注意方法。注意以义定音,记字特别是记多音多义字,以义定音更显关键。
5、经常纠错。只要在平时读错或练习中做错的就要重点积累,对误读习惯较严重的要单独积累,特意留心积累。这一点尤为重要。平时注意纠正误读字。建立误读字档案。
6、加强方音误读、统读字的误读、习惯误读、形声字误读的纠正积累。要摒弃“形声字读半边”的观念,若稍有疑虑,就要查字典,弄准读音,加强记忆。习惯误读如:规矩、矩形(jǔ);匹配、一匹马(pǐ);血脂、脂肪(zhī);气氛、氛围(fēn);果脯(fǔ);压轴(zhòu);绯闻、绯红(fēi)都容易误读。统计字如:“呆”已统读为“dāi”;“从容不迫”中的“从”已统读为“cóng”。应依据中学课本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记忆。
7、思辨形似字的读音,形近字误读。考查形近音异字,主要是和与其形近字混淆而错读。例如:因“谄”与“陷、馅”相近,将“谄”chǎn错读成 xiàn;“掣”与“擎”相近,将“掣” chè错读成 qíng。再如啜(chuò)泣, 拾掇(duō), 缀(zhuì)玉连珠,苦学不辍(chuò);又如分泌(mì), 沁(qìn)人心脾; 游弋 (yì),戈(gē)壁;告罄(qìng),馨(xīn)香;磐(pán)石,钟磬(qìng)。平时积累一定要细心分辨。
8、熟悉至上。因为特岗字音部分基上是考选择题,少考拼写或注音,所以不必要会拼会注音,只要熟悉就好。因此,快速多记几遍,越熟越好。
(二)字音积累的几个方法
1.同音合并法
易误读字。
如“xùn” 可将“殉”“驯”“逊”“徇”等考查频率高的词合并记忆。
再如“jī”可将“畸”“圾”“齑”“跻”“缉”“犄”等字词合并记忆。
2.灵活记忆方法
①同位互证法。
如:差(chā)错——阴错阳差(chā),一差(chā)二错。
又如:模(mú)子,模样(mú)——装模(mú)作样,一模(mú)一样。
②旁词佐证法。
如:“绯闻”的“绯”—— “绯红”一词,可以确定读fēi。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