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教师招聘考试之文言文复习策略

2018-09-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只要考到阅读理解,一般都要考查到文言文,而文言文所占的分值比重一般稳定在15-30分,因此,想要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能够获得高分,文言文这一块必须失分较少,因此对于文言文板块的复习就显得格外重要,但从考生的考试情况来看,文言文板块又是考生失分的大项,很多考生对文言文是谈之色变,做之胆怯,久而久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任其自然而放弃这大片江山。

那么,对于文言文复习,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又该运用什么样的复习策略呢?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复习,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心理方面来看,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虽然文言文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是要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踏实的努力寻找到解决疑惑的办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坚强的意志,要知道这本身就是对我们精神意志品质的考验,要知难而进而不是绕着困难走,更不是逃避,要有执着的韧劲,面对复习中的挫折,要冷静分析,既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盲点和弱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矫补——知难而进是为勇敢,愈挫愈勇是为坚强。

     二、从文言文方面来看,我们需要揭开文言文神秘的面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不惧怕它。那么为何我们面对同样是我们母语的文言文如此陌生呢?其实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古人生活的年代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对于古人在文章中表达的一些内容感到陌生,比如在古代涉及到官职的升降就有很多词汇,比如任职授官的词语有任、授、除、拜、征、举等,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擢、陟、升、进等,还有贬谪、退休等词语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二)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我们现代人不同。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是主谓宾、定状补的顺序,而在文言文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倒装的情况:比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等。还有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比如名作动、形作名等。也只有我们把握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才能够摸清文言文的规律,才能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三)平时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太少,文言文的阅读量上不去,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文言文的时候,会感到陌生和害怕,会无所适从,因为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怀有恐惧感。当我们真正揭开了文言文的面纱以后,我们对于文言文也就不会感到害怕,也就真正从源头上克服了对于文言文的恐惧感。

 三、从真题方面来看,我们要熟知“考点”和“考法”。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试卷的风格和考查的知识点有相对严格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所以我们可以搜集备课地区的历年真题,好好研究研究文言文的考点分布,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当我们对于命题人对于文言文怎么考查了然于胸之后,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去突破我们的盲点和弱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无非也就是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的理解和文言句子翻译这四个方面。文言实词主要考察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文言虚词无非就是18个常考虚词的用法,文言大意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因为很多文言文都是考查人物。

四、从复习方法方面来看,我们要做到积累、练习、总结、反思。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一定要积累,也只有积累到一定量以后才能够在任何文言文的考查中应对自如。在积累这些文言文语言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分类整理,对于自己陌生的词语反复加强记忆,对于易错的词语也需要努力加倍用心,不断地积累文言文,如何对于熟知的词语进行删除,然后留下来一些精华的留有疑问的词语,逐渐形成形成“积累――逐步淘汰――形成精华”的学习模式。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其次,我们要把自己学习和积累的词语进行练习,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找到这些实词和虚词的考查规律,并且在练习中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最后,还要不忘总结反思自己在文言文中的一些经验方法,哪些是好的可以继续利用,哪些是需要进行更正的,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