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综合素质之中国古代史(下)

2018-09-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教师资格证交流群:705229558|微信公众号:展鸿教师|陈老师:18966160632

全国教师招考公告全国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三、隋唐(581年~907年)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贞观15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唐玄宗时期则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良好局面。唐玄宗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衰落。

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包括中书省——发布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行政管理。尚书省分成六部:户部(财政)、吏部(吏政)、兵部(军政)、礼部(学政)、工部(工程)、刑部(刑狱)。

四、五代、辽、宋、夏、金(907年~1271年)

(一)政治状况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陷入全面分裂。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统一北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1004年,宋辽两国订立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中国境内形成辽、北宋、西夏鼎立。女真兴起后,于1125年灭辽,1126年,灭北宋,史称“靖康之耻”。后南宋高宗赵构即位,建立南宋,南宋将领岳飞抗击金国,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

(二)王安石变法

北宋初期,为了挽救危机,富国强兵,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王安石颁布了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史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

五、元、明、前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年~1840年)

(一)政治状况

元朝统一后,实行行省制度,有效地行使了国家管理。元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在云南等周边地区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与台湾。

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管理台湾地区,清末设立台湾省,刘铭传任首任巡抚。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

(二)明清的思想

1.王阳明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明便是天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2.李贽

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把儒家经典看作是真理的标准,对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3.黄宗羲

激烈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4.顾炎武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

5.王夫之

提出“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