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如何做一名具有胜任力的教师?

2018-08-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放下“一刀切”的执念,用心倾听。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不加任何评价的倾听,才是真正的聆听。”如果用此标准来考量,也许我们从教多年,依然尚未把聆听孩子、接纳孩子当成教育对话的常态。

教师处理学生问题,往往囿于时间限制,急切地把意见覆盖于学生意欲申辩的愿望之上。短平快的师生沟通节奏,往往会忽略很多关键信息,造成对学生的“误读”。有距离感和高下感的身姿,是没有办法真正平等对话和沟通的,更无从谈及教育智慧了。我们俯身下来,面对学生仍然以一副大管家的姿态追问:“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无意识中的“权威”色彩,让学生全无安全感与平等感,也自然容易封闭住期待倾诉的内心渴望。

教师要回到“人”的原点,改变“一刀切”的学生管理强硬姿态,用平和的姿态开启师生对话,创生一个让学生有安全感的环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空间,慢慢帮助学生打开内心,聆听最真实的内心表达。

放下“限时抵达”的执念,长效关注。

让爱喝酒的成年人参加大型宴会滴酒不沾,让玩手机成瘾的成年人即刻放下手机……你肯定觉得这相当困难。但是,教师执着地希望学生立即戒掉坏习惯又有多大概率,样样都能一朝一夕搞定?

了解学生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教师就要破除对解决问题的效率执念,放缓短平快解决问题的节奏,这既是对学生群体的减压,也是对教师生活状态的自我救赎。

面对棘手学生问题,要在逐步读懂学生的基础上,把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区分对待,如马上办、延时办、换人办、滞后办、忽略办……当有些学生问题确属我们这个年龄或学段力所不能及的,不妨大大方方地把一些问题交给时间。这不是放任,恰恰是重新回到学生真实学情上来,这种因读懂而“放手”,减缓步步紧逼的压迫感,为师生多争取一分舒展生存的空间。

放下对少数问题学生紧盯不放的过度关注状态,大胆地把学生放回正常学生群中,有意识地“忽略”个别学生,放弃那些让你紧张到目眦尽裂的问题,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因读懂而放慢管理节奏,效果也许会胜过“当年鏖战急”。润泽的师生关系立马就有了,教师权威在彼此信任中得以重建。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改变,常常发生在真正读懂学生之后。

读懂学生,不是变革时代的新兴产物,而是对教师传统思维方式的时代诉求和挑战,是教育回归学生成长原点后的再出发。

读懂学生,就要改变“学情”与“预案”长期割裂的状态,把学生真实诉求、真实现场与教育教学预案紧密联系,与教师的经验有效联系,多维并轨关注,有的放矢,在动态改善中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研磨学情不能只凭一朝一夕的单一细节,更要有日积月累的综合信息整体解读,助力学情的准确判断,以便综合评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未来发展前景。这样的内涵解读,更需要教师主动作为,让读懂学生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常态,让不断主动学习和改变、持续优化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育要回归人的发展,教师要逐步强化学情研究意识,只有不断读懂学生,才能充分因材施教,陪伴学生,共同经历,彼此滋养,做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趣味、新滋味、新生态。

  • 1
  •  
  • 2
  •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