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辨析病句的方法

2018-0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教师招聘考试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科目常常考查病句辨析,一般给出四个选项四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没有(有)语病的一项。因为此类题并未要求修改,因此考生只需选出正确答案即可。下面将对辨析病句的方法及技巧做详细讲解。

(一)语感觉察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开头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提取主干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用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运用紧缩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三)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例: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①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②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并删去“都”字。

)类比法

对句子的语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学习”“这个经验值得我们的借鉴”,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应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字删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