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伟大的教育家——卢梭(下)

2018-0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儿童发展教育

卢梭从“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重视儿童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身心特点实施教育。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强调教育过程应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一致。他认为,儿童的成长可分为具有本质差别的相对独立发展的阶段,不同阶段各有其生理和心理特征。教育者应当认真研究这些特征,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意图,在各个方面获得自然的和均衡的发展

(一)从出生到2岁婴儿期的教育

按照卢梭的说法,幼儿这个概念是指“不会说话的人”。“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从大自然受到教育。在这个阶段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使其身体得到健康的发育。因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应把婴儿的充分而自由的活动放在第一位。身体与精神是不可分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全的精神。同时,卢梭重视婴儿身体的发育和自由活动又是与人的能力发展相关的。在他看来,身体的发展是各种感官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婴儿的自由活动也是婴儿学习的一种方式,婴儿正是在不停的活动中,通过接触四周的事物学习最初的知识的。为了促使儿童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卢梭还注意到了儿童的心理健康,不要使其沾染任何习惯。

(二)2~12岁儿童期的教育

这个阶段,按卢梭的看法,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儿童的理智没有开化,处于睡眠的状态,儿童在认识上只能接受形象,而不能形成概念。因此,教育者不应向儿童灌输知识和道德,而应进行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教育。卢梭反对洛克的从小对儿童进行理智教育的主张。他认为,理智是一切官能中最后得到发展的官能,是由其他官能综合而成的。因而,不能在理智还没有得到发展时就对儿童强行灌输,否则,形成的偏见将会妨碍儿童以后接受正确的知识,妨碍他今后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及智力的发展。由此出发,卢梭反对让儿童在12岁以前读书和学习,特别反对儿童学习古典语文和历史,认为儿童“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应让大自然和物体进人儿童的生活,使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为发展判断、形成理智打下基础。在感官教育中,卢梭要求进行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训练,特别是视觉和触觉的训练。

卢梭反对知识教育主要是指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而不反对儿童与实际活动和事物相结合的教育。例如,他认为这个时期儿童应掌握财产权的概念,但在教育中不是教给儿童这一概念,而是通过儿童的亲身活动来获得。

在道德教育方面,卢梭也反对口头说教,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体验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自然后果”法。卢俊说,如果儿童有不良的行为,“你只需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来自他们不良行为的后果。如爱弥尔损坏了家具,管理者不要急于修理或替换,而让他感到没有家具的不便。

(三)12~15岁少年期的教育级

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由于儿童身体力量的发展,需要理智对个性活动进行指导,因而,儿童应当接受智育和劳动教育。

在智育上,卢梭主张首先要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他强调儿童学习的知识要实际、有用,要有益于儿童的幸福,因而,应学习自然、天文、地理和物理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卢梭强调要让儿童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智育上,卢梭特别强调儿童自己的学习,并极早形成关于独立和自由的观念,成为独立判断能力的人。他认为,这个时期如果儿童想读书的话,最有益的书是《鲁宾逊漂流记》,因为,鲁宾逊是凭自己的力量而成为自由的人的。为此,卢梭提出了儿童学习应遵循的3条原则:第一,学习者必须依赖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得出结论;第二,一切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理解、发现来进行;第三,鼓励儿童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他的兴趣,发展他的能力,锻炼他的思维,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卢梭也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认为,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在他看来,一个人要生活在社会中,必然要在许多方面依赖于他人的劳动,因而,每个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必须为社会劳动,否则与流氓和偷盗一样。不过,在各种劳动中,卢梭最看重的是手工劳动。他认为,手工业者凭自己的双手和技术谋生,不依赖土地,也不必依附于权贵,因而是最自由的。他主张要使儿童至少掌握一两门有用的手艺,养成劳动的习惯,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15岁至成年阶段的教育

卢梭认为,在青春期阶段,人的情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需要加以引导,应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回到城里去进行道德教育。卢梭指出,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卢梭认为,人类的美德都是从原始善良的情感发展起来的,因此应当培养儿童善良的情感,指导它,使它得到自然的成长。在卢梭看来。当儿童只意识到自身行为时,其情感并无道德意义,当他的意识扩大到自身以外的或其他事物时,其所形成的善恶情感则有道德意义。因此,善良情感的培养,先从儿童的“自爱”开始,以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逐步扩展为“他爱”“博爱”,爱大家,爱人类。

卢梭认为,道德行为的形成与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密切联系,但道德行为的形成更强调儿童的身体力行和艰苦的努力。卢梭认为,没有经过艰苦的努力,缺少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而轻易形成的善行为,只能称为慈善行为,不能称为道德行为。道德行为需要通过儿童的努力和良好的习惯养成。

综上所述,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有其历史的进步意义的。首先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过程,指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强调教育者应悉心研究这些特质,并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这一般原则来说是正确的。而他为反对对儿童实行惩罚制度而提出的“自然后果”原则,在批判封建教育的惩罚制度,启发儿童自觉改正错误等方面是有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的。在少年期关于智育和劳动教育的论述,许多是具有合理性。,体现了卢梭反对封建教育的进步倾向。在成年阶段道德教育中,卢梭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伟人传记、阅读寓言等来进行儿童道德教育,也可以通过儿童观察、了解社会,同情人民的苦难等来进行。受时代的影响,卢梭也强调宗教教育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卢梭的关于使儿童全身心发展的思想,关于把教育同生活和时间密切联系起来的思想,关于教师应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思想,以及主张采用实物教育和直观教育的方法等等,都有着积极意义,并对后人有某些借鉴作用,是教育史上一份宝贵遗产。

但是卢梭思想中也有所不足,他过分地强调给这样小的婴儿以自由,过高的估计婴儿的个人经验,甚至对破坏行为也不要加以制止和引导。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具体分析中,他断言“儿童的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不可能找到理性所指引的道路”,因而只强调对他们进行直观的实物教育,反对进行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这也是错误的,反映出他对儿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他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而把它推迟到青年期进行,这也是一种谬误之见。另外,由于卢梭是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只能是反映这个阶级的理想和渴望,企图建立以劳动所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而不可能由此提出公有制的思想。卢梭还指出,宗教教育只能以自然宗教为限,要培养儿童对理智的追求,不屈从于封建教会的权威。卢梭的宗教教育观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的需要。当然,他的一些论述也有不足,如轻视书本知识等等,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启发式教育

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卢梭针对对儿童实行惩罚的方法而提出了“自然后果”的原则。卢俊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就是说如果他们撒谎,则谎言的种种不良后果就要落在他们头上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说的是真话也没有人相信,即使没有做什么坏事也要被人指责说干了坏事。但这里应当向孩子讲清什么叫撒谎行为。按照“自然后果”的原则,如果发现孩子“有冒失的行为”,则我们“只需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这些惩罚,也是随时都记得的,所以,无须你禁止,也能预防他顽皮捣蛋。”因为,儿童的自由只能受物的限制,由于他同自然接触,就懂得应该服从自然法则;同样道理,如果我们使孩子只一依赖于物,则就能够按照自然的秩序对他进行教育。卢梭认为这样做并不是对儿童的惩罚,而是过失的“自然后果”,启发儿童自觉改正错误等方面。让儿童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我们没有必要对儿童高谈道德、法律、准则,只有他们自己从自身的行为中接受了经验教训,才会有所认识和改变。另外,在卢梭的教育理论中,他强调对儿童实行实物教育,尽可能地用直接观察来代替书本知识,使他们运用直观性原则去了解一切事物,发展他们的独立精神、观察能力和灵敏性。卢梭所说的实物直观,就是指儿童所能直接认识的自然界和生活事实本身,他明确指出,“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爱弥儿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就是在自然界中进行的,在卢梭看来,大自然就是一部有用、真实和易于理解的大书。为此,他响亮地提出这样一个口号:“用实际的实物!用实际的事物!”卢梭还提出要注意培养儿童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还主张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肯定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他所提倡的研究学问的方法,是以儿童独立研究各种事物的现象为基础。强调儿童要成为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的。他的教育学说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的有力批判,他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教会教育的弊端和偏见,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独立思考和实际观察,注重教学方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主张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人,这些思想都是有价值的,它具有历史的和显示的意义。歌德称卢梭的《爱弥儿》这部著作为“教育的自然福音”,它所论述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给后人以很多有益的启发。因此,对于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批判地加以继承。不经过科学的分析而一概否定,这种简单粗暴的虚无主义态度,是我们所反对的;同时,不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批判而全盘继承,这种不分好坏兼收并蓄的做法,也是我们所不取的。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