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系统
当前位置: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2019-06-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287234887浙江教师招聘交流群|微信公众号:浙江招教|

浙江教师招考公告浙江教师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一)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并接受自我

良好的自我意识首先来自于自知。人的自我认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形成:(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己;(2)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3)通过对自己的活动表现及成果来认识自己。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缺点,也承认自己的不足。在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接受自己,自信心首先源于对自我的接受,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并不意味着不去改变。

促进中学生自我接纳的方法如下:

①学会恰当的自我期望

悦纳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期望。有的中学生对自己有着严苛的要求,所以总觉得会失败。可见,恰当的自我期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②接受并超越自卑

有些中学生时常得觉得自己是“丑小鸭”,别人都是美丽的“白天鹅”。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告诉他们自卑并不是魔鬼,人人都有自卑的地方。自卑会给人带来压力,但也是促进人前进的动力。

③维护自尊

自尊意味着个人对自己积极的肯定评价。研究表明,自尊是个人在与周围的人的接触过程中,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把它作为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教育过程中,批评和表扬一样,都要落实到小事上,而不是笼统地概括,这样让学生从榜样中学会怎么样来评价自己,也更容易相信教师给予的反馈。自尊既是一种自我评价,也是一种自我体验。高自尊的人自我提升的动机强,而低自尊的人自我保护的动机占优势。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更稳定,在难度不确定时,他也更容易选择挑战。一个高自尊的中学生会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会因一次失败而动摇对自己的评价。

④学会宽容、接纳别人

接纳他人、宽容恕人,才能实现接纳自我。老师可以引导学生:①学会想想自己的优势,消除“别人得到很多,而自己得到很少”的不公平感,或纠正“别人成功是对自己利益的侵犯”的不当观念。②减轻虚荣心。③加强交往,增进了解。认识到别人取得荣誉是付出了心血和劳动的,这样嫉妒情绪就会降低。

(二)帮助中学生建立恰当的目标

恰当的目标容易带来成功,而成功又能激发新发的成功。恰当的目标应该定在比自己原有基础稍高一点的位置,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

中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又特别富有激情和想象力,容易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所激励,常常会为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一旦失败便又自我否定。因此,在确立目标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我的这些目标现实吗?符合自己的条件吗?”要让学生把握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真正的自信来自于成功的体验,成功使人自信,自信激发进一步的成功。因此,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可以先让他们做一些小事,做一些起点低、容易做好的事——因为自信心是通过一次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的。

(四)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鼓励和期待

中学生的自信来自于成长感、价值感和胜任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优点,要围绕这几个方面给予暗示和鼓励。教师要把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变成一种教育的习惯,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

当然,滥用鼓励和表扬也不行,会使学生感到你不真诚,对他期望过低。给予的表扬要与学生付出的努力相一致。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在表扬的程度上要予以区分,不能任何时候都对学生说:“好极了”或“太棒了”。同时,表扬时多用具体、准确的描述,少用笼统含糊的语言,如“我看到你那么关心同学,真不错”,这比笼统地说“真不错”要好。

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待,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实了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教师如果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形成恰当的积极期望,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对学生形成低期望,那么,学生在这种低期望的影响下就可能自暴自弃。

(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中学生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至少从三个方面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培养:(1)实践活动是促进认识的最好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效果来对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2)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若能体验到成功,有利于增强自信和自尊;(3)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获得真正自信的保证。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

  • 32学院免费体验课

推荐直播

推荐面授

推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