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当前位置:

行测备考:逻辑填空中的整体语境

2019-08-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库之《逻辑填空中的整体语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逻辑填空是职测和行测考试的必考题,也是让广大考生感到非常头痛的一类题,错误率普遍偏高。提到逻辑填空,很多同学第一反应是积累词语。这固然是做好逻辑填空的基础,但题目要求的是挑选出和文段上下文关系相匹配的词语,显然,只积累词语是不够的,还需认真分析文段语境。那么除了在文段内部寻找相应呼应点外,对于文段整体语境的把握也是很必要的。整体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选出最优词组能起到提示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两道真题来体会一下。

例题1:“本质性诗人”大致有两种出路:其一是像陶渊明那样从急流中退出,在山水间________自己的灵魂。尽管现实中并不存在桃花源,但________在内心一隅还是可能的。其二是原地不动,像屈原那样与污浊的世界对抗。这注定了他与世界的________是持续的、难以调和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寻找  退隐  冲突  B.放逐  蜷缩  矛盾

C.抚慰  潜藏  距离  D.寄托  固守  隔阂

【答案】A。解析:先看第三空,划横线处搭配“调和”,C项“距离”,D项“隔阂”均无法与调和相搭配,排除。第二空形容陶渊明隐藏在心中的桃花源,A项和B项均可搭配。第一空,搭配“灵魂”,A项和B项均可,但“放逐”一词本义是指被驱逐,流放,一般是指犯了错误的人,所以经常搭配消极色彩的语境。结合整个语境来看,文段是在讲陶渊明的经历。我们知道陶渊明是自愿辞官退隐田园,所以这里用“放逐”不恰当,并且第二空的“退隐”也更符合陶渊明的情形。相较之下,A项更合适整体语境。故本题选A。

例题2:在评价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时候,如果抽象地论证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或者具体地罗列改革开放的成就,都难以统一思想。因为有人同样可以罗列许多存在的问题,并同改革开放前做简单对比,_______甚至否定客观结论。因此,要从大处着眼,用历史的眼光来_______,把这“30年”放到“两个100年”的历史大背景中去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怀疑  衡量  探讨  B.质疑  评判  考察

C.反思  评价  考量  D.猜疑  分析  研究

【答案】B。解析:先看第二空,由“甚至”可知空缺处与“否定”构成递进关系,“反思”并不一定认为结论是错误的,排除C项;“猜疑”是指无中生有地起疑心,一般形容人,用在此处也不合适,排除D项。比较A、B两项,从搭配来看都没有问题,很难决断。那么不妨把目光放高一些,关注整体语境。文段的主题是在讲该如何评价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第一句话便点明了。故B项的“评判”更贴合文段,“衡量”是指比较,考虑和斟酌,不如评判的意思贴切。故本题选B。

通过上述两道题目可知,逻辑填空不能只着眼于上下文内部的呼应点,在必要的时候可适当从宏观进行把握,从而提高正确率。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

  • 32学院免费体验课

推荐直播

推荐面授

推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