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当下,一些地方政府出现文山会海、处处留痕等现象,看似动作多,实则止步不前。缺乏为人民实实在在办好事的精神作风,甚至遇到问题原地“空转”,让问题“滚雪球”式扩大,不及时解决,使小问题熬成大问题,消耗人力物力,使得人民幸福感、获得感降低,违背干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国家谋复兴”的使命。
干部校准自身责任尺,以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空转”难症,让“空转”从干部队伍思想上得到治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需要树立责任意识,踏踏实实为人民干实事、办好事。然而,一些地方干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抢着做文章、使虚力,表面上对工作认真努力,实则于国于民毫无实效。对此,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应该校准自身责任尺,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奋斗的使命。从思想上认识“空转”难症的危害,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推脱、不浮于表面,减少或避免空转现象在自己身上发生,自觉引导周围的同事担当创业干实事。要根治“空转”难症,核心在于干部本身,只有守好干部责任田,高扬实干风向标,方能使“空转”现象从根本上瓦解。
以“弹性”制度校准责任尺,用“肯干敢干”对症“空转”难症,让“空转”在干部雷厉风行的干事创业中各个击破。近年来,干部问责频繁化、广泛化,抛开那些确确实实因为干部自身问题需要问责的案例,其中不乏有以人民利益为初心,却因某些原因而被问责的案例。“空转”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干部怕担责、工作环境易问责。在这样极易助长“空转”难症恶化的环境下,亟需建立容错纠错的的“弹性”制度,允许干部在一定范围内的“犯错”。“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一些小的失误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能促进我们去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建立容错纠错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为干部带上了“防问责”安全帽,减轻干部“被问责焦虑症”,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当干部肯干事、敢干事,“空转”难症自然无药自愈。
以“反馈”机制校准责任尺,用群众“满意度”对战“空转”难症,让“空转”在群众四面八方的监督中无处藏身。政府是群众的政府,干部是群众的干部,事情做得好不好,只有群众能发言。建立相关的反馈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如政府网站留言、信箱留言、写信、当面交流等,让干部能实时接收到群众的所求所需,及时改正不妥做法。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以“反馈”机制校准各级部门、领导干部的责任尺,倒逼让其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担当作为,使“空转”难题得以解决。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想要根治“空转”难症,光靠一个两个干部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各级部门都能校准自己的责任尺,上下联动,攻坚克难,在其位谋其职,任其职尽其责。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