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的是强化党员信仰,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进而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开展学习教育重要,深入实践更为重要。而端正态度,则是在践行初心过程中所要把握的第一原则。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脚踏实地;唯有端正态度,才能更投入、更专注于实践的过程,更好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想了解群众心声,必须扎根到最基层。人民群众勤劳而富有创造力,遇事往往习惯于自己动手排除困难。与之相对的,只有当人民群众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难题时,才会有求于党组织。可见,对于来自党组织的援手,群众是怀着无限期待的。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往往以事务繁忙为借口,把下基层调研的工作甩给下级办理,这种脱离群众的行为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使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想要治好病,先要把好脉。为人民服务,“懒”字是头号大忌。基层干部要吃得了苦受得住累,当领导的则应“放下指挥鞭,多往基层跑”。只有密切接触、深入沟通,人民群众才会“不见外”,才愿说出心里话。
想听到真话实话,有必要“微服私访”。大兴调研之风,是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一项重要前提,是联系群众、为民办事、推动工作的重要过程。然而在一些地方,调研过程程序化、调研内容空洞化、调研结果无效化,对基层存在的问题“睁一眼闭一眼”,让调研变了味道、失去意义、丢了灵魂。调研的目的是听到群众的心声,求真务实是根本的标准,要想从老百姓那里“取到真经”,调研就不能有所谓的“规定动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严重问题、亟待通过调研去了解实情的单位或地区,更不能让其有充分准备和应对的时间。想要了解实情解决问题,有必要多搞“微服私访”,多搞突击检查,多杀几个回马枪。
想解决实际问题,要多听群众的“牢骚”。老百姓发牢骚,往往事出有因。这些牢骚听起来“话糙理不糙”,接地气、反映最根本的问题,是发自群众内心的呐喊。一般来说,越是群众牢骚和意见越多的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往往也越大,暴露出的工作不足和弱点也越明显。解决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必要多听百姓的牢骚。正所谓“忠言逆耳”,只有听得进群众最尖锐的批评,只有虚心接受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当牢骚越积越多,上升为严重的矛盾,此时再想解决问题,即便可以亡羊补牢,还是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我们的党来源于群众,来自群众的牢骚,好比父母的唠叨与叮嘱,即便是言辞苛刻,也充满着爱意。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这种充满爱的批评。只有接受群众的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好地成长。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